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要闻 新闻详情
省级乡村博物馆,嘉兴新增14家!
发布时间 | 2023-08-30 09:51:34    

   乡村博物馆,承载着村民的乡土情怀。8月29日,记者从嘉兴市文物局了解到,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名单近日公布,嘉兴有14家上榜。至此,嘉兴已经成功创建省级乡村博物馆52家。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嘉兴的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更加激发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怀恋。乡村博物馆,也成了点缀在广袤田野上的别样风景。

  触发乡愁乡情

  走进桐乡市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骑力村的严家厅民俗记忆博物馆,仿佛穿越百年岁月。

  严家厅民俗记忆博物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该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由严家第二代传人严寿生建造,是一座坐北朝南“一进两院落”、五开间的厅房,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蓑衣、竹篮、织布机、水车、风车、米桶……严家厅民俗记忆博物馆不但记录了严家家史和骑力村村史,也保留了骑力村的农耕记忆。

  对村民来说,博物馆是承载大家思念的地方;对游客而言,这里则是他们了解村庄的“科普站”。

  身处如今的和美乡村,很难想象几十年前村民饱受血吸虫的困扰,可以说是“条条河浜有钉螺、家家户户有病人”。来到嘉善县血防纪念馆,100多张珍贵照片,200件报刊、钉螺标本、奖杯、绢画等实物,全景式展现了嘉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完整过程。

  从“瘟神肆虐、万户萧条”的苦难记忆,到“战役打响、全民联防”的奋起斗争,继而取得“消灭瘟神、为民造福”的不朽胜利,再到如今“铭记历史、迈向未来”的美好愿景,在嘉善县血防纪念馆重温历史,也激励参观者更加珍惜当下生活。

  赋能美丽乡村

  穿梭在嘉兴的美丽乡村,文化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透物见史。

  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将闲置农房改造,通过挖掘历史、考证人物、内乡考察等方式,将高以永一生廉洁从政、清白为官的事迹串点连线,形成完整的历史,呈现在高以永史料陈列馆。

  一枚糟蛋,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平湖糟蛋非遗文化展示馆以平湖当地特色美食——平湖糟蛋为核心,展示了整个平湖糟蛋的发展历史。

  千旋万转不停息,海盐县秦山街道丰山村基于本村文化特色,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海盐县国遗滚灯馆,向群众普及宣传滚灯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982年,海宁乡村电影放映员徐九斤从一块银幕、一台放映机、一根扁担开始,一干就是40多年。2014年,他斥资500多万元,在科同村兴建了一座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民间电影珍藏馆——九斤电影珍藏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万余人次参观。

  近年来,带着泥土香味的“九斤乡村电影文化节”已然成为一张文化金名片,不少电影爱好者慕名而来,总要到九斤电影珍藏馆看一看。科同村以此为纽带,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建起文化礼堂、村文化中心、科同画院等,当地村民纷纷办起农家乐、开起土菜馆,促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传承乡土文化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1年,浙江省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十大民生实事”。

  近年来,嘉兴大力推进落实乡村博物馆建设工作,推动文化领域惠民共享。嘉兴市文物局积极组织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博物馆有关专家赴实地开展指导工作,落实保障机制,支持乡村博物馆建设。

  去年,嘉兴成功申报31家省级乡村博物馆,今年,又成功申报两批共21家省级乡村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有的以原有乡村展示馆为主进行提升,有的依托文保单位增强展示功能,有的利用闲置农房等原有建筑物改建或新建,还有的作为文旅融合项目进行专项建设或提升。它们或传承红色文化,或回顾乡愁记忆,或介绍地方名人,或展示当地优势产业和资源。

  乡村博物馆是“标准博物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寄托。嘉兴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博物馆让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留住乡村文化之根,触发乡愁乡情,让乡土文化浸润人心、绽放光彩,“接下去,我们也将鼓励发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乡村博物馆形态,建设令群众满意的乡村博物馆。”

  (原文标题:省级乡村博物馆,嘉兴新增14家! 这是“标准博物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也是点缀在田野的别样风景)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黄 烨 通讯员 肖子皓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