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扇一扇翅膀,嘉兴也产生了蝴蝶效应。最近,日本排核污水后海鲜安全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嘉兴从事海鲜生意的商家能否“幸免”?国产海鲜究竟能不能吃?8月29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水产批发店,并询问了专家的看法。
虽然是工作日,但三喜日料辰溪里店内顾客依然络绎不绝。“我们的海鲜主要来自俄罗斯、挪威、澳洲和国内,没有日本海鲜。当然,顾客也可以选择天妇罗、烧鸟、寿喜锅等不涉及海鲜的菜品。”该店店长李挺告诉记者。此外,鲸泽寿司料理、FlameKeeper火兵卫等日料店都第一时间宣布与日本海鲜“割席”。
更换供应商、推荐其他菜品,日料餐厅以这样的方式应对市民对海鲜的疑虑,那么,更上游的水产批发商情况如何?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南湖区的一家水产批发门店,看到店内相对冷清,只有零星顾客上门。该店主要为市区一些餐厅供应三文鱼等刺身用到的海鲜,也售卖梭子蟹、黄鱼、皮皮虾等国产时令海鲜。
“怎么会没有影响?刚刚过去这个周末,我们店里的销售额比往常减少了三成,虽然店里的三文鱼是挪威产的,但客人不管那么多,饭店的订单肯定也减少了。”该店工作人员黄致远告诉记者,“另外还有些顾客对海鲜类商品普遍存有顾虑,连国产海鲜也不敢吃,就算还在旺季的东海小海鲜,这周的销量也有明显下滑。”
“我估计接下来一个月,顾客对海鲜产品的信心会比较差,我也在思考该怎么办。因为谁也说不清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只能静观其变。短期内,我们可能会寻找一些淡水产品做替代,长期来看,如果店内营收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那我们可能会考虑改做其他行业。”黄致远说。
无独有偶,景宜路上的阿毛生鲜批发也面临类似情况。这家店以售卖时令海鲜为主,不涉及海鲜进口。“本来,今年东海时令海鲜的销售就不算特别好,这次的新闻一出,大家更加不敢吃海鲜了。上周末以来,我们的销量大概只有正常的三分之二。”不过该店店主说,接下来还是会做下去,短期内不会调整经营方向。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位于创业路和南江路等地的水产批发店,同样发现了海鲜销量下降的情况。
国产海鲜招谁惹谁了?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农渔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徐卫国分析称,在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大背景下,许多市民轻信自媒体文章,对海鲜产生恐慌心理,是趋利避害的正常现象。“不过,国家已经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入,市场上不会出现受污染的海鲜。而且在洋流的作用下,日本海域内的核污水不会直接对我国海产品产生危害,因此国产海鲜的质量是值得信任的。”
同时,徐卫国也强调,消费者的确需要一段时间了解更多更科学的信息,此后,人们对海鲜产品的紧张感会慢慢消除,海鲜市场也有望重新向好。
(原文标题:在嘉兴,海鲜销量也有所下降 专家说,国家已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入,国产海鲜的质量值得信任)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秦 易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