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省2022年度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省级精品工程名单于近日公布,嘉兴共有4个项目入选,均列全省前十。其中,海宁市硖石街道军民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同时入选的还有海盐县沈荡镇五圣村等4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红联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桐乡市洲泉镇屈家浜村等3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推动空间集散成片
土地综合整治,是一张增添村民获得感的民生答卷,是一项谋划以人为核心的民生大计。自2020年开展省级精品工程评比以来,嘉兴已实现土地综合整治省级精品工程县(市、区)全覆盖。
这个时节,行走在海宁硖石街道军民村,平整的机耕路两旁,高标准农田绿韵绵长,“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美丽场景跃然眼前。良田丰茂的盛景得益于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整治后,一片片低效田、‘巴掌田’化零为整,项目区耕地(粮食)种植面积从633亩提高到1380亩,占比从40.44%升至88.20%。”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整治工作在有效解决农村用地碎片化难题的同时,也推进了村庄整治。
秀洲区红联村位于王店镇东北部,地势平坦,水乡特色浓郁。阔步发展中,红联村结合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并有机整合区域内的东兴奶牛场,融入健康、绿色等多种元素。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近年来,王店镇依托奶牛产业优势,以农文牧旅融合发展思维推动三产融合,进一步解锁奶牛的“附加值”,逐渐让东兴奶牛场发展为长三角地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周末来遛娃、撸牛,收获满满。”“不用买票就能看到给奶牛挤奶,还能买到最新鲜的奶制品。”……采购、参观、周边游,红联村东兴奶牛场赢得了一致好评,也让越来越多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为“共富”再添后劲
现如今,农田规整连片,环境更宜居;老房子拆迁,村民搬进幸福新村;企业相继落户,带动村民致富……通过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嘉兴有效突破了土地要素制约的瓶颈,探索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嘉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5.9万亩,“千亩方”“万亩方”达13.3万亩。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获取增减挂钩指标7.6万亩,建成“四好农村公路”260千米,建成百户以上城乡一体新社区264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138个,创建乡村振兴精品村30个,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土地文章的扎实深耕,深刻改变着嘉兴的乡村。
如何将更多被“唤醒”的土地由点连线及面,做到高度、力度、深度兼备?我市印发了《嘉兴市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
“对比前一个五年的‘四百工程’行动,现在的土地综合整治更加丰富、范围更广,内容也从原来的‘二整治一修复’(农田整治、村庄整治加生态修复)变为‘三整治一修复’,把低效用地整治盘活也增加进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地综合整治范围从原先的单个乡镇变为现在的跨乡镇,也就是说,原先土地综合整治集中在乡村地区,现在的升级版已经“进城”,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为“共富”再添后劲。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邓雪珂 通讯员 沈俊 高雪新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