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一头连接着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菜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古往今来,亲近菜市场的传统在中国一直延续。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这里人来人往,是城市中最具人间烟火味的地方。
“菜篮子”“米袋子”“果篮子”,农贸市场关联千家万户,更是一座城市体现城市文明、保障民生发展的重要名片。近年来,嘉兴始终坚持高标定位、高效实施、高质推进,着力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环节”改造创建模式,滚动推动城乡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创新打造嘉兴特色“幸福里”放心农贸市场。
记者从嘉兴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全市在册农贸市场共有148家,已创“省放心市场”130家、三星级以上市场132家,创建覆盖率分别达到87.8%、89.2%,整体水平持续领跑全省。今年4月,嘉兴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入选并已通过全省“浙里食安”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先行首批放心农贸市场创建示范项目考核验收。
“小菜场”装满“大民生”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一座城市的“面子”,街巷里的菜市场就是一座城市的“里子”。承载城市文化印记、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市场是城市的重要地标,也成为众多游客融入当地生活的重要打卡地。
嘉兴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到党委、政府决策以及城市功能发展的全局高度统筹谋划,放大到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系统重塑。2012年以来,已先后8次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从累进式创建,到2023年“全覆盖”改造,“扩面提质”是2023年农贸市场改造的关键词。“扩面”是指在去年改造基础上,今年对74家农贸市场开展全覆盖改造,提前完成全市新一轮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质”则主要体现在,以创新出台的嘉兴“幸福里”地方标准为核心,结合浙江省“放心”“五化”“星级”系列创建标准,对74家城乡农贸市场实施对标改造提升。
既要造出“好里子”,也要改出“新面子”。嘉兴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与提升中心城市品质、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等中心大局互融互促,与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放心消费城市等创建工作深度结合,滚动改造、跨越提升。如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已成为提升嘉兴主城区首位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的一个重要场景和展示窗口。
时代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更新步履不停,菜市场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单元,对其改造的试卷上,我们该如何答好保留、舍弃与发展的必答题?
“在农贸市场改造中,城市和农村的农贸市场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农贸市场致力于构建邻里亲善的综合性市场,重点落脚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上;乡村农贸市场则要在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搭建好自产自销共富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单个农贸市场改造要符合当地城镇的特点与文化属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更加注重与环境、布局、功能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2023年,嘉兴农贸市场改造中,乡村农贸市场是“主战场”,我市计划对45家乡村农贸市场实施改造,占总体任务数的60.8%。改造方式上,根据各个农贸市场的实际经营、规划布局、发展现状等不同情况,充分尊重城乡之间、市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按照乡村重点补短板、城区重点出精品的思路,以就地改造、迁建重建、转型转产“三个一批”措施,合理实施分类改造、分期推进,实施“一场一策”,打造示范样板,高质量推进“幸福里”放心农贸市场创建。
农贸市场建设投资大、回报低、周期长,建设资金筹措是难点。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嘉兴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市场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以政府“小”奖补带动社会“大”投入,2020年以来,全市已兑现奖补和预算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合计7906.82万元,撬动市场投入改造资金18.8亿元,有效激发市场创建动力。
“菜篮子”拎出“幸福味”
走进南湖区庆丰路幸福里农贸市场,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扑面而来,白墙灰瓦、镂空花窗,灯光打在地面上,变化出各种花鸟鱼虫等景观;
走进秀洲区新塍菜场,嘉兴话、盛泽话、上海话,各种方言在这里交织,年交易额超4亿元的乡村农贸市场成了外地人来新塍的网红打卡点;
位于桐乡市的屠甸集贸市场,配置空调和新风系统,实施限塑兑换“市场豆”,增设垃圾减量设备,以数字智慧、邻里便民、绿色环保为特色标签,成为乡村集贸市场的示范标杆;
位于海盐县的沈荡中心农贸市场,有一个近300平方米的共富帮扶区,区域内设有50个摊位,卖的都是本地农户自己种植的应季新鲜蔬菜……
农贸市场改造中,如何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嘉兴用“幸福里”标准来作答。
今年3月,嘉兴创新出台了以“环境优、智慧感、邻里味、嘉禾韵、规范化”为五大核心要素,融入地方党建、人文、历史、自然、旅游、饮食等特有元素的农贸市场改造“幸福里”地方标准,并全面落地应用于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启了农贸市场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改造提升新模式,“幸福里”标准规范也申报立项。
坚持高标准设计,今年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幸福里”农贸市场全覆盖改造的74家市场,都委托专业团队进行一体化方案设计,在突出功能价值的同时,兼顾视觉美感。
凌塘路幸福里农贸市场改造后实现了“一键美颜”,买完菜后不少居民习惯在市场享受一下“幸福驿站”的便民服务,或是在中庭休息区歇歇脚、聊聊天,孩童的笑声和老友间的闲谈,让这里弥漫着满满的邻里烟火气。抬头向上望,打通了顶部天窗的“江南风”设计引入自然光,让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农贸市场改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2022年“农贸市场改造升级”被评为全市十大人民满意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人大票决测评“满意率”达99.2%。
“我们将‘群众满意度’列入‘幸福里’标准规范的‘决策项’。”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贸市场在改造过程中全程接受监督评价,通过“前期准备、项目实施、建成使用”三个关键节点,充分吸纳百姓、代表委员、市场商户等相关各方提出的个性特色改造、打造精品示范、融合“未来社区”、增设共富摊位、增加时尚元素、提升经营管理等意见建议。
“听民意、聚民智”,菜市场的改造由大家决定。针对肉摊灯光照明失真投诉,市场监管部门邀请各方代表开展实证比较,稳步推动肉摊照明更新,引导更换合理技术值灯具,充分还原农产品本色;对使用率较低的设施设备,可由市场按需选配。
由嘉兴民生实事项目农贸市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南湖晚报承办的2023嘉兴“禾城农商银行杯”最美农贸市场评选活动以及“我为农贸市场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启动后“热”动全城,评选活动5天时间投票访问量就超过5.9万人次,广大读者和网友提供了一批关于农贸市场发展建设和有效管理的良策。
农贸市场完成改造提升后,该如何做好“下半篇文章”?
市场监管部门鼓励市场开设网络直播、抖音招商,引入连锁品牌,拓展经营业态。海宁南苑菜场积极寻求经营模式突破,全面推广“i买菜”网上菜场;南湖区洪波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后,将创新设置网络直播间,还将依托“禾嘉每鲜”线上购物平台,拓展商户销售渠道,通过“线下+线上”的经营模式,方便消费者以多种渠道购买商品。
同时也鼓励市场建立社区微信群,举办邻里互动、农贸市场购物节等促销优惠活动。增设家政服务项目,增加共富平价摊位,升级数字智能设备,配置“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辟经营户(党员)活动之家等,通过多形式的服务提质活动,提升市场黏合力、品牌力,让市场烟火味更浓、时代感更强。
民生“温度”里标注着幸福“刻度”。通过全域放心消费城市建设、消费维权联络站点设立、先行赔付制度推行等措施,消费环境更加放心;实施“嘉里食安”数字化溯源工程,推进“浙食链”应用,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深化“除险保安”专项行动,督促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签订诚信经营、诚信计量、消防安全告知(承诺)书等,市场秩序更为安全。
消费环境、食品安全、管理服务、诚信经营、价格计量“五个放心”让嘉兴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
相关链接
今年,全市有74家农贸市场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幸福里”农贸市场全覆盖改造,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农贸市场将迎来改造。
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 | 撰稿:记者 谭罗敏 通讯员 嘉合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