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要闻 新闻详情
勾画风貌特色镇,嘉兴起笔
发布时间 | 2023-10-10 11:04:05    

   如果可以任意想象,你最理想的居住模式是什么?也许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生活在小城镇。拥有自给自足的城市功能、慢节奏的生活、便捷的交通网络、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样的小镇日常,或许是大部分人向往的生活。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桥梁纽带,是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放眼嘉兴全域,散落其间的城镇也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文化著称、有的以美食闻名……小城镇已经不再“街道破旧、景象落后”,而嘉兴,还在用“绣花”功夫,将这些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美丽新城镇勾画得更加特色鲜明。

  从美丽城镇到风貌特色镇

  32个镇(街道)获评省级样板,样板通过率全省第一;争创省级美丽城镇的48个镇(街道)全部达标,率先实现省级美丽城镇达标全覆盖……2022年是美丽城镇建设首轮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收官之年,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彰显着嘉兴美丽城镇建设的速度与力度;一个个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美丽城镇,犹如一朵朵鲜花接连绽放,把嘉禾大地装点得愈发美丽。

  近日,浙江省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培育一批、扶持提升一批”的建设思路,每年打造100个以上环境更宜居、服务更友好、产业更兴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联动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城区)建设。

  打造一座城镇,就是创造一种生活。眼下,嘉兴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优化完善。在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同时,嘉兴发现,小城镇特色发展、精细化治理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如何将小城镇的特色放大,让小城镇实现大发展?

  嘉兴的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型,正全面推进以“微整治、精提升、可持续”为宗旨的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着力实施特色街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存量资产、城乡空间和特色区块六类空间载体的有机更新,通过挖掘、重现、放大城镇人文历史、配套服务、传统产业等内涵,优化功能布局、加强风貌塑造、放大个性特色,推动城镇空间精致提升。

  今年6月,嘉兴市首批风貌特色镇创建名单公布,新塍镇、沈荡镇、盐官镇、大云镇、钟埭街道、七星街道6个镇(街道)入选。嘉兴市第二批风貌特色镇创建名单紧随其后,于今年8月公布,又有新仓镇、长安镇、崇福镇、濮院镇、塘汇街道、乍浦镇、乌镇镇、西塘镇8个镇(街道)列入创建名单。

  风貌特色镇是现代化美丽城镇的标杆,嘉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城镇发展蓝图。“按照‘一年出亮点、两年换新颜、三年出示范’的总体目标,我们制定了《嘉兴市高质量推进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方案》,配套出台评价办法和技术指引,精心描绘城镇‘施工图’。”市风貌办相关责任人说。

  “多亏了来自省建设厅下属建科院的专家,他们驻镇指导,帮助分析我们镇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最终确定了美丽城镇的创建侧重点。”桐乡市崇福镇相关负责人说。以宋韵崇福为标识,崇福镇陆续开展崇德中路立面改造、运河步道建造和北大街、横街改造提升等工程,使得运河两岸、重点街区旧貌换新颜,让古城复兴更有内涵。

  在美丽城镇建设时,嘉兴率先实现“双师”制度和人员全覆盖,每个县(市、区)都配有首席设计师、每个镇配有驻镇规划师,为美丽城镇建设“把脉开方”,加快城乡品质提升。“在打造风貌特色镇时,我们统筹美丽城镇‘双师’资源,建立规划师负责制,深度挖掘乡镇地域特色、形态特色、产业特色。”市风貌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塘镇的“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沈荡镇的“书里文城,醉美沈荡”、盐官镇的“一城故事一江潮”等,一镇一方案,每个风貌特色镇都有自己的主题定位并完成实施方案编制,通过分区分类开展改造提升,形成具有不同示范意义的风貌特色镇高质量发展模式。

  风貌特色镇“特”在哪里?

  如果说,美丽城镇建设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那么,嘉兴如今正在打造的风貌特色镇,就是在讲好小城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镇风貌,挖掘特色,打造示范。

  “7点,贲湖老街集合,不见不散。”最近,家住海盐县沈荡镇的徐琪常常约上自己的三五好友,来到贲湖老街散步。夜幕降临,贲湖老街愈发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挨挨挤挤的商铺,市民、游客饶有兴致地与独具韵味的特色建筑合影。“以前老觉得没地方玩,现在在家门口就有。今年的元宵节,贲湖老街这里还举办了‘我们的村晚’,热闹极了。”徐琪说。沈荡镇以“保护传统建筑,留住记忆乡愁”为理念,开展贲湖老街改造提升,最大限度保留老街建筑风格与巷道肌理,形成风貌协调、整体有序的街区环境。

  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才是推动城镇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打造风貌特色镇时,嘉兴注重保护和延续城镇历史文脉,保留城镇传统生活的鲜活样本,最大限度还原城镇肌理,延续特色风貌,同时塑造文化地标,为老建筑注入新的元素与功能,赋予其新的内涵和体验。如秀洲区新塍镇率先启动新塍古镇有机更新,坚持应留尽留,保护性修缮以市河为轴线的老街、屠家祠堂、观音桥等历史街区,恢复蓬莱路、朝阳路挑檐廊道、白墙黑瓦的新中式立面,展现千年古镇风貌。

  风貌特色示范镇不仅是“颜值”“内涵”的提升,更是由实实在在的一件件小事组成。在风貌特色镇建设过程中,嘉兴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补短板、惠民生,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嘉兴在14个镇全面实施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共排摸出40项公共服务短板,循环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更新;在街头、河边等碎片型空间资源中,嘉兴因地制宜植入体育文化、民生公益等社会服务功能,打造20个共富风貌驿、34个“口袋公园”,改造提升22座5G数字特型塔;并将城镇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统一,开展民宅修缮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古老建筑修补等行动,延续特色风貌。

  事实上,打造风貌特色镇,不光是一个城镇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修复的过程。嘉兴充分发挥作为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创新生态优势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在风貌特色镇建设过程中以科创赋能、以产业更新,推动人才、企业“深根”。比如,七星街道坚持“科创区+风景区”的发展导向,着力打造融前沿科技创新与自然禀赋于一体的生态创新型湖区;西塘镇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祥符荡科创绿谷,构建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

  风貌特色镇注重运营前置,对传统建设理念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在项目谋划阶段就提前引入运营团队,前置产业和主营业务招商环节,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市场和群众需求。各地在推进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好做法:沈荡镇成功招引构想几何团队参与项目全程策划,培育了幸福谷仓宴会中心、筒仓文化艺术中心等新业态,“沈荡谷仓”品牌成功出圈;钟埭街道以租金减免、装修补助等形式,在永兴国际商业街区项目谋划之初就积极进行招商,已实现9家商户意向签约,推动“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

  不仅如此,嘉兴还升级“共富指数”,对风貌特色镇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5类指标进行跟踪评估,形成长期评价机制;加强数字赋能,在“四位一体”管理平台上线风貌特色镇模块,一图管控14个风貌特色镇风貌整治、公服补短、城镇运维等情况,探索风貌特色镇有机更新“可持续”运营路径。

  目前,14个风貌特色镇基本实现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共富风貌驿建设全覆盖,累计带动3个省级未来社区、3个省级风貌样板区、2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成功创建;涵盖6条“亚运·嘉游”风貌游线,风貌游线工作获全省推广。

  匠心雕琢城镇“实景画”,全面激活城镇“内生力”。嘉兴充分发挥城镇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以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为牵引,联动现代化美丽城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推进片区化发展,聚焦重点领域,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协同发展。我们期待,一幅“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城乡风貌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在嘉兴呈现。

来源:嘉兴日报    | 撰稿:记者 蔡舒安 通讯员 施君源 杨晓敏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