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要闻 新闻详情
嘉兴18个项目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 | 2023-12-14 09:24:26    

   俯瞰嘉兴农村地区,一块块农田规规整整、成框连片,一条条机耕路、水渠纵横交错,这是我市深入开展“百千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全省第一批“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省级优秀项目的通报》,我市共18个项目入选,数量列全省第一。

  “小田”变“大田”

  守土有“粮”方

  如何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嘉兴正以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动永久基本农田从“小田”变“大田”、从“满天星”到“百千万”。

  城市更新进阶中,海宁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造一块好地”为目标,在优化空间格局、提升耕地质量、重塑运营模式、加强生态保护方面下功夫,加快打造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的未来农场新样板。

  而今,走进海宁市硖石街道军民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放眼望去,高标准农田里的水稻已经颗粒归仓。“原先这里的农田分布零散,面积大小不一,经过连片整治,项目区耕地(粮食)种植面积从633亩提高到1380亩。”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万亩良田,回归粮田。为实现农业生产效益与农民收益的最大化,秀洲区王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同时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红联村人顾冻兴就是当地有名的种粮能手和养牛专业户,自王店镇开展全域土地整治以来,他承包了红联村和附近几个村的3000亩耕地,同时开办东兴奶牛场。“现在奶牛场共有奶牛700多头,一年的牛奶产量有40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顾冻兴满是自豪道。

  情系乡梓,饮水思源。这几年,顾冻兴还联结农户,带领大家一起奔向共同富裕。去年5月,王店镇以他的东兴奶牛场为试点,创设“共富奶牛棚”,覆盖当地一些低收入群体,同时以资金入股、银保护航、定期分红的方式,让低收入家庭的钱袋子“鼓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

  不仅如此,王店镇万亩方作为嘉兴市首个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通过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功能恢复、耕地生态建设、垦造耕地、建设用地复垦等各项子工程,实现连片耕地面积约7440亩,建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一步夯实全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守护好每一寸土地

  构筑高质量发展空间

  绿水逶迤去,清流绕古城。如今的嘉兴,水美田沃,自然资源禀赋有了丰厚回馈——每一寸被守护好的土地,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空间和新动力。

  这些得益于嘉兴坚持精细化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重大项目做好要素保障,将绿色基因印刻进每一寸土地。

  2021年以来,我市聚焦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四个维度,深入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将其作为推动耕地保护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抓实耕地“两非”整治,有序铺开耕地功能恢复和垦造耕地。

  “截至目前,我市共立项和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项目108个,总规模面积37万亩,以‘小田’变‘大田’,从‘杂乱无序’到‘整体大美’,规划建成连片耕地约28万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各项目有序推进,为我市改善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全力打造“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撑。

  接下来,我市将围绕“一块地”集成改革,持续探索“百千万”整治管理新模式,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集聚美丽、环境宜居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让农民享受更多红利和实惠。

  (原文标题:全省第一批“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省级优秀项目公布 嘉兴18个项目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邓雪珂 通讯员 高雪新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