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仍值流感高发季,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轮番袭来,不少人发烧咳嗽挨了一轮又一轮,话题“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一度冲上热搜。昨天,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我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虽然有所回落,但流感病毒依然活跃,其中乙型流感(简称乙流)占比已超过了甲流。那么,该如何科学应对乙流呢?市疾控中心发出健康提醒。
据了解,乙流是一种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季节性感冒,通常在12月到次年2月的季节交替期间流行。乙流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常会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达到39至40摄氏度,甚至更高。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乙流主要传染源是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后1至7天有传染性,病初2至3天传染性最强。它的传播途径和其他流感病毒相似,以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为主。
与甲流相比,乙流的流行规律性不太明显,在流行初期往往会被忽视。感染甲流后,如果患者体质相对较弱,依然有机会感染乙流。需要注意的是,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症状相似,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分,因此需要结合检验结果进行诊断。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绝大部分流感患者都属于轻症患者,可以居家护理。但已确诊流感的患者,且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或抽搐、呼吸急促或困难、口唇皮肤发青、频繁呕吐或腹泻、尿少或尿色变红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如被诊断为流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那么,该如何预防乙流呢?市疾控中心提醒,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场所的频率。
(原文标题:甲流刚好,乙流又来 嘉兴疾控这份提醒请收好)
来源:嘉兴日报 | 撰稿: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余 悦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