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架上,摆放着专属嘉兴的反诈卡通吉祥物“反诈小星”;墙壁上,悬挂着受骗群众送来的十几面锦旗;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公安机关监控的各项数据;电话机前,民警急切地劝阻潜在受骗群众……嘉兴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侦查(反诈)中心(以下简称“反诈中心”)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亮剑”,守护禾城人民的“钱袋子”。
市反诈中心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教育工作,全年发案数、案损额同比已连续四年下降,2023年,移诉诈骗和关联犯罪2000余人,返还资金1.1亿余元。
创新战法,快速止损
为进一步提高“事前发现、事中阻断、事后返还”和处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力水平,市反诈中心科学合理调配专业力量,高度集成九大警种共29人常态入驻,真正实现“一个平台、全警参与”。同时,创新战法加强管控,全面落实“7×24小时”即时响应机制和96110专线一张网建设,及时高效处置投诉咨询、预警劝阻请求以及相关案件侦办协作工作。建设涉诈信息预警拦截系统,比对拦截涉诈短信、语音、网址信息。2023年,成功拦截短信170余万条、处理电话4.1万余通、网站1.1亿余个,预警劝阻工作成效居全省前列。
同时,市反诈中心还制定资金预警、见面劝阻等措施,不断提升防范预警感知能力,做到见面一起、唤醒一起、阻止一起,劝阻成功率不断提升。
去年4月的一天,嘉善魏塘派出所接到预警信息:事主张某(化名)接到一通冒充客服的诈骗电话。接到指令后,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对方的电话却一直处于通话中,民警判断,张某仍在与诈骗分子联系,于是果断联系辖区摩巡人员上门寻找,同时继续拨打张某电话。电话打通时,张某已将银行卡号及验证码发给对方,民警立即与银行方面取得联系,及时冻结其银行卡,为张某挽回经济损失90000元。
精准宣传,靶向反诈
嘉兴公安注重防范在先理念,不断推动反诈防诈知识靶向宣传。宣传海报、展板、视频、吉祥物……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产品,让反诈知识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制作不同类型的反诈短视频进行全网播放,做到反诈宣传全覆盖,2023年全年共有30余个反诈视频被部、省级反诈中心采录。
此外,集中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集中宣传月活动,结合送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对老人、学生、家庭妇女等易受骗群体进行精准宣传,深入解析高发诈骗类型,传授防范技巧。
按照“反诈宣传一个不能少”理念,严格落实“三扫、一讲、一测、一喇叭”措施,去年共开展“五进”“三扫”5000余次,建成反诈主题公园、绿道、步行街等宣传阵地300余个,开展反诈防骗宣讲4500余场次,覆盖群众30余万人次。
96110来电,请别拒接!
“电信网络诈骗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始终会抓住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是爱钱,第二个就是缺乏安全感。”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侦查(反诈)中心执行副主任徐睿介绍,尽管反诈宣传能够给群众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但公安机关的预警和防范更有效。徐睿提醒,如果市民接到96110反诈专线来电或派出所民警打来的预警劝阻电话,意味着您或您的家人可能正在遭受诈骗,请务必接听电话,积极配合。“其实是我们通过大数据计算出来的高危预警,去年有好几起案件,我们已经在预警了,但是我们的受害人总是把电话掐了,我们只能通过民警上门去找他,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把钱转出去了,已经被骗了。”
此外,近期还出现了一些诈骗新“剧本”,市民朋友需要特别注意。“有部分境外诈骗分子冒充国家金融管理局、通讯管理局,甚至冒充国家海关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引导你去买一个新手机,再去买一个新手机号码,然后跟他进行联系。”徐睿特别提醒,如果家人、朋友或亲属突然间换了新手机,且行为神秘言语躲闪,需立即提高警惕。“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怎么可能会叫你去买一个新手机来配合他们的调查?其实是为了避开旧手机上的反诈软件。”
反诈工作任重道远,市反诈中心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全民反诈,人人有责,只有大家共同参与,才能构筑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
(原文标题:去年返还群众被诈骗资金1.1亿余元 嘉兴公安提醒:96110打来电话,请别拒接!)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戴瑞雪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