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提供数据支撑。昨天,记者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在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函》中,嘉兴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试点,为全国8个试点地市之一。
“此次入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数字赋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擦亮‘秀水泱泱’生态底色。”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1+5+N”美丽嘉兴数字化改革应用体系,记者看到,该综合集成门户实时展示着嘉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上方有5个不同的板块,分别展示了“减污降碳”“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惠民助企”“生态环境安全”5条子跑道的成效。
“门户搭建了嘉兴市生态环境数据仓,共建立资源目录73个,已汇集省、市、县各级数据255万余条,在全省率先实现生物多样性、碳、水、大气、噪声、辐射、污染源等生态环境监测全要素展示。”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祥符荡畔的竹小汇双碳聚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保平台成了这里的“门面担当”。该平台涵盖水气环境质量、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区制度创新等栏目,以数据的统一汇集、智慧处理为核心,实现示范区生态环境领域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
这只是展现全市生态系统数字化改革成效的缩影。近年来,嘉兴市坚持数字赋能,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在数字化改革和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累计获生态环境部试点3个(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大气环境精准监测分析、“监测一链管”),省级试点17个,数量居全省第二。
在数字赋能方面,嘉兴市生态环境特色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煤样一链管”在全国率先实现发电行业碳排放动态核算;“浙里辐安”在全国率先将数字化指挥系统运用到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炭管家”实现活性炭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监控,有效提升治理能力,降低治理成本。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嘉兴市建成各类自动监测站点335个。开发“大气智慧监测预报创新应用平台”和“监测一链管”等生态环境部智慧监测试点应用,有效支撑大气污染“削峰降频”;试点研发“浙里生物多样友好”小程序,通过数字形式展示现有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保护工作、利用方式。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嘉兴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截至去年,嘉兴已连续四年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两年获得“大禹鼎”银鼎,并入选了全省首批四星级“无废城市”和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试点,公众满意度实现十一年连升。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正在美丽嘉兴建设之路上展现出勃勃生机和长久生命力,成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动力所在、潜力所在。
(原文标题:构建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 数字赋能生态文明,嘉兴入选全国试点)
来源:南湖晚报 | 撰稿: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黄妙妙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