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6的老人以实际行动彰显出一种大爱,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师范学校退休教师萧风十多年共捐款89次,初步统计25.7万元……
“现在能安稳幸福的安度晚年,都是托国家的福,我能做些什么?那就捐款吧,能帮一点是一点。”这是发自老人内心最朴素的想法。
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老人记不清。而在海宁市慈善总会的账目上,一笔一笔,把老人的爱心足迹,记得清清楚楚。
2012年1月,萧风走进海宁市慈善总会,为困难群众捐出1000元;2014年1月,萧风为患白血病的市民捐出2000元;2014年4月,萧风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出2000元……
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他,最关注的还是教育。海宁弄潮儿成长计划是当地连续办了14年的大型公益助学行动,老人长期关注这个公益助学行动,并尽了自己的力量捐助。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萧风老人十几年间无私奉献的爱,我们从中领受的不止是感动,更多的是尊敬甚至惭愧。
试想想,一个收入并不高的羸弱的老人居然有着这样一颗博爱的心,尤其对于可以改变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教育及其撑起教育未来的学子们的孜孜不倦的关心,这说到底是因为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的那份良知。
在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民间捐助体现出来的大爱精神,永远会是一个民族不可丢弃的财富。
这份“财富”不是字面意义的财富,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遭遇艰难困苦、面临无尽坎坷时分绝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素养,一种凝结力量。
萧风老人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收入可数。他愿意克勤克俭,每年,有时是每个季度,甚或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一部分钱去捐资助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如果非得追溯老人锲而不舍捐助学子的初衷或者比较深层原因,他说的这句话可以透露出心迹:我们国家发展需要人才,孩子们考上大学不容易,碰到了困难,我们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一程。
就这样朴素,就这样简单的逻辑路径。也正因为老人心里的这份朴素,使得他心心念念,惦记那些需要帮扶一把的人,也让老人的岁月轨迹和人生境界达到了让人们敬仰的高度,化为我们这个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