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笼,它为未来制造业发展路径定位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打响“嘉兴智造”品牌,力争到2025年,打造形成1个全球性、3个全国性、5个长三角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一份怎样的方案?它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嘉兴的思路是,在新制造“555”行动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一县一个制造业集群的整体布局。
以业已成型的光伏新能源集群为例,不仅开始发力,而且它依据数字化应用能力,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则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而越来越多入围浙江省“未来工厂”的企业,在实现智能化应用共享、数字化融合、产业链创新方面开始明显发力。
这是基于现有“家底”基础上的底气。更大底气则源于全球、全国、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长远规划。
嘉兴的工业基础有目共睹。近年来依靠地处杭州上海两大都市之间的地理优势,特别是承接了来自上海“外溢”的许多基础工业,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链条”,进而打造成“块状”工业,产业集群这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延伸的。
这从近年来嘉兴经济的快速追赶中可以看出,其制造业思路在大大开拓。如果说单一的产业布局可以起到聚合效应的话,那么由聚合而集群则能更好地将一个产业真正打造成网络状态:上下游通达,左右界交融。超越链条,形成集群。
毋庸置疑,每一项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共同配合,需要整体产业的协同发展。嘉兴的做法是,以打造高能级的产业平台为目标,以产业的龙头企业来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这样的宏观大略下,这些细枝末节和落地措施就尤为重要——健全“链长+链主企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工业标准”的产业链模式,围绕市场需求,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坚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重大科技设施、高校实验检测平台向企业开放,加强共性核心技术攻关,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力来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其目标是,到2025年,这几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集聚一批全球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拥有世界500强企业40家以上,上市公司、百亿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各30家以上;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并制定多项关键性领域的先进标准。
这是浙江这座特殊的平原城市在新时代的新思路,也是嘉兴打造长三角、全国、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底气所在。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