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确立的30个强村富民实践试点中,嘉兴成为全省唯一的强村富民综合集成试点。
这个集成试点有何深意?为什么会是嘉兴?
这与嘉兴多年来一路走过来的城乡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路径大有关系。
嘉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三农”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这些数字可以为嘉兴的“三农工作”、经济平衡发展做注脚——
该市农民收入已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全省最低;
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誉为“浙北粮仓”;
在全国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稻田退水“零直排”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平原水乡美丽乡村实践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五朵金花”之一。
凡此种种,都是在一种强村富民的思路引领下取得的。
事实上,包括嘉兴在内的浙江乡村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在嘉兴的广大农村,能看到的不仅是传统农业产业的迭代升级,更有“嘉”乡味、江南韵的美丽乡村风情。
这毫不夸张。
各个村庄惊艳蝶变,乡村民宿、农家乐、田园风貌……乡村特色景观带连线成片。
乡村美丽,这只是嘉兴乡村精彩蝶变的一个小侧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者齐头并进,才是内涵。
自2013年以来,嘉兴市积极探索“飞地抱团”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由县级统筹、跨镇发展,鼓励各村将低效土地进行整治复垦,腾出用地指标,异地“飞”到规划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优势地段抱团发展物业经济。
显然,这是一种很开阔很开放的思路。其结果是,被他们称为“飞地抱团”的项目使得乡村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嘉兴全市累计建成“飞地抱团”项目133个,涉及1632村次,年化收益率普遍达到8%至12%。
这是抹平城乡经济鸿沟、增加农业农村收入的又一种有益尝试。
概言之,能够成为全省唯一的强村富民实践综合集成试点,嘉兴有自己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农业农村领域各项能力指标均衡,来自于城乡统筹发展正不断迈上崭新的台阶。
新的构想是,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嘉兴将继续全面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加快实施“强村富民”计划,推广“飞地抱团”“共富体”等增收模式,完善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换一个角度观察,城乡经济发展平衡,也正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而综合集成试点所内蕴的,也正是同一个指向。由此分析,这个综合集成试点就有了更深的背景和更强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