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嘉兴再次获得“科技创新鼎”,这也是自浙江省委、省政府2021年设立“科技创新鼎”以来,嘉兴连续两年成功“举鼎”。
这的确不容易。最让人好奇的是,嘉兴何以能够连续“举鼎”?
了解一下这个“鼎”的内涵:它是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象征一个地方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这就明白了。嘉兴要通过监管引领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产品服务适配,科技发展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有效对接,打造“嘉兴模式”。
有直接的数据为证,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嘉兴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2243.6亿元,较年初增长20.89%。其中,信用贷款余额347.21亿元,比年初新增103.3亿元;共有734家次企业获得股权投资、金额超过808亿元。
这不是偶然。近年来,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难、科创金融风险管控难、科创金融政策评估难等难点和痛点,嘉兴银保监分局结合辖内科技企业众多的产业结构特点,联动嘉兴市发展改革委、金融办等部门打造“投+贷”良性平衡的科创金融生态圈。
可以说,没有大力度的金融支持,科创可能只会缓慢发展甚至因为力不从心而泯灭在萌芽状态。
尤其重要的是,嘉兴搭建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嘉兴)实验平台,囊括银行、券商、保险、投研等35家机构,通过“投研推荐+创投持股+银行跟贷+保险保障”早中期培育,直至未来保荐上市的一站式联盟模式,使嘉兴市金融业能更为有效地服务地方科技企业,持续擦亮嘉兴科技创新这张“金名片”。
这些都使得科创企业从“出生”那天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风生水起。
嘉兴“指数+平台+产品+人才”科创金融服务推出后,金融机构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打造梯度化的企业陪伴成长机制,还能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动能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下融合,加快国产高端产品供给和国产替代的步伐。
这样的“扶上马送一程”的贴心支持,正式这个地区科创企业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科创企业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有“想法”没钱,有技术金融没支持出不来产品。
但是,就企业发展前途而言,大都不可估量。参与全球同行竞争也都有非常大的底气。这些貌似规模不大、起步时也缺乏有效贷款担保的企业却可能代表中国企业的未来和参与世界竞争的主角。
现在,包括嘉兴在内的整个浙江省域,“科创企业”口号震天,在赢得金融支持的有利条件下,科创企业欣欣向荣,顺应世界潮流、占据技术前沿的企业正在经济发展中勇立潮头,彰显出跃上世界舞台、与全球同行拼比的竞争力。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