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兔年开工首日,浙江省嘉兴市召开兔年的第一个“千人大会”。与往年相比,今年大会的重点突显在:智造创新强市建设。
进一步发挥制造业强、创新平台多这一优势,在新的一年中,全力以赴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从“制造”走向“智造”,跑出经济发展新速度、高质量。
放眼大略看细节,回望历史谋当下。
嘉兴地处浙沪两省市连接处的优势更加突显。在过去的一年,嘉兴市抓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打赢一场场大仗硬仗、攻克一个个难关险关,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更重要的是谋划未来。
嘉兴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以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为重要牵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的系统谋划,明确“七型城市”的目标定位。
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呼召,也是一种在过去经济社会发展根基上的再深耕。
地处长江三角洲重要节点城市的嘉兴,在浙江省肩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使命中,有着自己的明确定位。
推进共同富裕上,嘉兴市创新实施农民“共富十法”、困难群众“共富十助”,统筹城乡发展做法在全国推广;公共服务上,嘉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实现全省“九连冠”,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改善生态环境上,荣获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无废城市”,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首届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
荣誉皆归过往,奋斗造就未来。
驻足现在,嘉兴有着多年来奋斗积累的底气: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45万亿元,拥有32个工业大类、近5万家企业,规上工业营收列全国所有城市第19位、地级市第8位。制造业贡献了全市近一半的GDP、创造了近一半的税收、提供了近一半的就业岗位。
剖析现实,嘉兴的努力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当下的产业格局,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所谓危机,既有“危”,更有“机”。存在的不足就是努力的方向。
浙江省委赋予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后,制造业必须勇挑重担,担负起提升嘉兴实力的重任。无疑,嘉兴制造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风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新路成为“正道”。
辉煌的节点引领新的征程。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乘势而上,从"制造大市"大踏步迈向"智造创新强市"成为这座长三角地区平原城市的自然选择。
嘉兴谋定的思路有——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制造业高端化转型;以链式集聚为导向,加快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以"数智融合"为抓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变革。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相互提携;以低碳环保为要求,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提升;以培优扶强为关键,加快制造业主体梯队化成长。
创新开启智造,智造支撑未来,嘉兴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已经锁定——
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保持在42%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增加值突破5000亿,制造业投资每年超1000亿、五年累计超5000亿,形成"四个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由“制造”而“智造”,绝不是简单的词语变换,而是制造业精神内核的裂变、升腾,更是基于当下、顺应潮流的科学理性选择。
要建设创新智造强市,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努力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识大体,布大局,终不负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担当。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