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潮评嘉兴 新闻详情
中国网·潮评嘉兴:海宁“乡村人才公寓”走俏背后的逻辑
发布时间 | 2023-02-22 16:15:09    

11.jpg

   就在人们感叹于大城市的房租高企、一屋难求的时候,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根据当地实际需求,他们精心打造“乡村人才公寓”,以真心服务和市场化的眼光,紧密牵起供需双方的手。

  01

  嘉兴海宁市海昌街道利民村就是一个打造“乡村人才公寓”的典型村庄。

  依托于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目前,整个村子打造了2300套“乡村人才公寓”,65%以上租给了园区的年轻人,且行情持续走俏。每套公寓内部设施配置齐全,租金在600到900元不等。全村有365户当上了房东,占总户数的八成以上。

  据了解,自2017年开始整村重建,村民住宅在建设之初,就按照出租房标准进行规划布局。这里的房屋装修、配套设施大多是全新的,周边满足基本生活的商业服务网络也很完善,一公里范围内还有一所学校。

  “乡村人才公寓”的吸引力还远不止于此。在利民村,每家每户都是精致的小洋楼,绿化、亮化工程也渐渐“靓”起来了。眼下,利民村的房子已是“一房难求”。

  这类村子的房屋、公寓何以如此走俏?

  这是有天然区位优势的。利民村位于海宁市北郊,谷水路南侧,距离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都不到4公里路程,开车不过十分钟。经过六年的发展,这个产业园聚集起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此干事创业。

  有人就有居住需求。海宁建设“乡村人才公寓”的思路由此开启。

  02

  所有的成功必然内含着科学的逻辑。

  他们面临的问题正是:一方面是企业员工的租房安居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村民闲置房的有效利用问题。

  于是早在2021年,利民村所在的海宁经济开发区就开始谋划“打造乡村人才公寓”,为有租房需求的产业园企业员工和有闲置农房的村民牵线搭桥。

  环境提升至关重要。一年多来,利民村环境大为改善,人气随之越来越旺。

  2021年登记在册的新居民只有800多人,2022年到利民村看房、租房的人明显变多,如今这个数字一下猛增到了3700以上,水果店、饭店、早餐店、超市、电瓶车店面等村里的小店也越开越多。

  环境改善了,生活便捷了,吸引力自然大为增加。

  他们最新的思路是,进一步做优“乡村人才公寓”服务,同时也给村民创收益,村里鼓励村民将自家闲置房一起打包出租给村里,再由村里对接给有承租意向的企业,每年可拿10个月房租的固定收益。

  这称得上是市场化的目光。

  03

  海宁这个村庄的思路和做法,之所以新颖且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重要的是他们对于需求的把握。

  几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造就了城市的繁华和乡村的凋敝。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江南地区,依然居住在乡村里的,多数都是年纪大的人,年轻人基本全部外出进城。闲置的房屋很多,长期无人居住容易加快房子的老化速度。

  于是,附近有工业园区的村庄开始考虑把房屋翻修,租给园区企业上班的人。重点是营造城市化的居住环境,补齐生活设施上的不足。正是这类因素,成就了海宁“乡村人才公寓”的抢手。

  这无疑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更有眼光的是一些政府部门,他们在本有市场化租房需求的基础上做延伸服务,去除村民们“小、散、乱”的零星做法,整片租来、整片打造、再整片出租,真正形成人才公寓的整装效果来。最终,便捷了企业员工,受益了乡村村民,营造的是整个区域的烟火气。

  嘉兴海宁的“乡村人才公寓”,是在对于市场需求深刻分析基础上的科学决策。它不仅仅给乡村闲置的住房找到了经济出路,也给一些人才回流乡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这,正是乡村振兴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才回归。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