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一年一度的平湖西瓜灯文化节在浙江省嘉兴平湖市举行。这个貌似平常的文化节却在张扬一种浓浓的经济气息,可谓文化赋能经济的一场盛宴。
01
“谁把甘瓜巧琢成,清荧别见一轮明”,从三百年前第一盏瓜灯的幽幽碧翠,到如今每一年节日的盛大欢庆,平湖西瓜灯刻景、刻人、刻事,也刻下了一代代传承、一段段风华,刻下了一串串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这是平湖市对于这个文化节的回顾和定位,更是一种文化搭建舞台,经济唱响强音准确的初心表述。
平湖市是我国著名的瓜乡,已有一千多年西瓜栽培史。
明朝嘉靖年间,平湖西瓜因汁多味甜、爽口无渣,被列为皇室贡品。平湖西瓜号称“江南第一瓜”饮誉江、浙、沪,蜚声港澳,而平湖特有的“三白瓜”“马铃瓜”闻名遐迩,在中国南方曾畅销半个多世纪。
在那个时候,西瓜常运到上海,水果摊主人通常会在西瓜上贴一张红纸条,标明平湖西瓜,可见其名声之大。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利用一种生活产品的名气延伸和打造出一种文化品牌:瓜乡吃瓜,吃出了瓜文化。
从1991年开始,每年在西瓜收获的季节,平湖就举办这个瓜灯节。夜间,在平湖的东湖湖滨公园的瓜灯展,表现出个个瓜灯花如锦,盏盏明灯照水乡的江南瓜乡独特的风貌。
02
今年的西瓜灯文化节延续由来已久的初心和定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二者相得益彰。
而这个特殊节日的背后,是平湖市几十年来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推动社会治理向前行进的艰辛努力。
一盏瓜灯就是一幅画卷,描绘了平湖从小桥流水到明珠璀璨的蜕变。平湖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素有“金平湖”之美誉。
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一朵白莲花寄托着“叔同故里”的人文光辉,
一座报本塔孕育着“平和报本”的城市内涵,一湾东湖水把历史与当下连在了一起,荡漾过无数个甲子的渔舟唱晚,也折射着新时代的灯火辉煌。
一盏瓜灯就是一扇窗口,打开了平湖从接轨上海到拥抱世界的格局。平湖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凭借“面朝大海、背靠上海”的独特“两海优势”,坚持高质量“走出去”、高品质“引进来”,用一个个项目构筑起经济发展的高楼大厦。
如今的平湖,已拥有世界500强企业近50家,形成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相得益彰,高端制造、数字服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特别是自1986年从上海引进首个外资项目以来,已累计引进外资项目近1300个,利用外资连续23年进入浙江省“十强”,建设了独树一帜的中日、中德国别产业园,打造了浙江省高质量外资集聚的新高地。
一盏瓜灯就是一个时代,承载了平湖从勇猛精进到勇立潮头的追求。今天的平湖,已跻身赛迪全国百强县第40位、营商环境百强县第17位,夺取了全省首批天工鼎、神农鼎、大禹鼎和平安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60亿元(今年将进入千亿俱乐部),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发枢纽、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交汇,发展条件空前优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这是平湖市委书记仲旭东在开幕式上诗意般的回顾。平湖西瓜灯文化节的动人历史和优美画卷也因此徐徐展开。
03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许多地区都在坚持的一个策略。
而二者真正相互相融、彼此赋能,则离不开务实的思路和一个地区全体居民发奋图强和艰辛付出。
近年来,平湖市大力开展“1212”特色产业体系建设,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768.8亿元,规模位列全省县域第2。外资外贸连续20多年位列全省“双十强”。
六大新型产业各显身手,带动传统产业也更上一层楼,给平湖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光电通信、高端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以及互联网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这六大产业并驾齐驱,让平湖市的经济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有了通衢之道。
而最强的招商队伍、最优的政务服务、最全的政策供给、最佳的投资价值、最好的生活配套,既是庄重的承诺,更是一种义无反顾的自我鞭策。
文化是软实力,却能赋能经济一种硬骨气和前行中的坚持不懈。
经济是硬实力,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推波助澜和品牌打造。有了文化的张扬,经济就能在更高的层面上运行,就能给发展生态赋予一种浓浓的人文气息。
因此,真正做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需要一种妙不可言的默契和和谐,需要在文化助力下实现前行有方向、踏地有力量。
平湖从举办这个由来已久的文化节里尝到了甜头,必将使得舞台更广阔,促进经济走向更加繁荣和顺畅。
(图片由平湖城投提供)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