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人眼里习以为常的这份“成绩单”,放在全国却格外醒目——
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近日出笼的数字显示,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643元,绝对值位列全省第一,这已是该市连续20年保持全省首位。
另外一个与之关系密切的数字则体现出共富程度:该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3:1,连续5年保持浙江省最低。
嘉兴这两个“浙江第一”秘籍何在?能给其他地方咋样的启示?
01
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有地理因素,更靠不一样的发展思路。
嘉兴市通过推广农民“共富体”模式,农民收入扩中提低持续推进,2023年该地区新建共富项目29个,带动农民增收1120万元。
该市出台一轮一轮的低收入农户帮扶政策,低收入农户收入保持全省首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铺就了富民之路。其中包括许多的细枝末节:自家农村房屋出租收入,退休金收入,村里的各类企业打工收入,这种种收入算下来,并不比城里人差多少,而支出方面,农村居民显然要比城市居民少一大截。
在嘉兴,城乡差距日渐缩小的体现,不只在收入这一方面。在各类幸福体验方面,农村居民也在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延伸、拓展。
有一个数据可以为此诠释:2023年,嘉兴精心打造一批书法村、体育村、农民画村,和美乡村覆盖率全省第一,7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的面世,让全域秀美画卷更加生动。
论各类幸福指标,农村居民也正在追赶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
02
嘉兴农民为何如此“有钱”,他们赚钱的秘籍是什么?
嘉兴20年来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创新机制方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户提高收入。
这两年,嘉兴市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有了这个坚强的“后盾”,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便有了更足的底气。
农民收入能否快速增加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早在2009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就连续出台四轮“强村计划”,从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对各村加以扶持。
他们创新推广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十法”让收入有了清晰的路径。在这一背景下,截至目前,嘉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90%以上。
如今,嘉兴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均超160万元。村集体收入多了,农民每年靠分红拿到的“大红包”自然就更厚了。
有数据为证:2023年,嘉兴共有35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总金额1.9亿元。
嘉兴通过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帮助农民找到赚钱新门路。
还建立了一个个“造血机”,为低收入农户巧设“增收密码”。如建设“共富大棚”,打造智创园项目,政策兜底,农户变身“股东”领分红,创新“奔富十法”,通过转移就业、消费帮扶等方法,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小康。
如此等等,都是推动农村居民走向富裕之路的可行性措施。
03
一个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各有路径,这与各地区不同的地理因素、周边的环境因素不无关系。
但是至关重要的还是思路。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
在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近65%,仍占大头。就业稳定,正是其收入增加的直接原因。
归根到底的一个清晰思路是,跳出“三农”抓“三农”:打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农民收入才会以新的方式增加。
乡村产业的因地制宜深耕,成了嘉兴在长三角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突出亮点。
嘉兴瞄准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少、农产品供应有缺口的情况,利用本地丰富的种植加工资源,稳定粮食面积,发展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打造出一个消费者的“食物后花园”。他们的很多特色农业产业都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名号。
经验可以分享。发展思路也可以借鉴。
嘉兴农村居民收入连续20年位居本来就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第一,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是最重要的元素。
就如乡镇企业兴起之时,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开始有了多样化渠道一样,乡村农工旅、农文旅产业的深度探索,正是当下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新途径。
在此基础上,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寻求可融合的产业路径,真正做到相互提携和赋能,在共同富裕的使命召唤下,在一个相对高位的收入基础上,拉近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这方面,同样在嘉兴这座平原地区做出了典范:1.53:1。这个成绩已经在浙江省连续五年保持最低。
这两个“浙江第一”,是嘉兴的自豪,更是激励他们继续向着新目标前行的底气: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相关文章链接:49643元!嘉兴市农民“钱袋子”连续20年全省最鼓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钟嘉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