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共富嘉兴 新闻详情
嘉兴海盐:人大代表携手为民 谱写乡村振兴“共富”曲
中国网 · 沈荡镇 | 发布时间2022-06-15 09:41:22    

   走进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处处都能感受水乡老镇的独特魅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切身体会到老镇的时代变迁。

  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跑在沈荡的田间地头,听取百姓建议,传达百姓心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更发挥着带领一方水土一方人共同富裕的先行表率作用。他们虽然领域不同、角色不同,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人大代表,以及一个共同的责任——履职担当为百姓。

下载.jpg

  马春峰 :一颗菜芯致富一方人

  共富在沈荡|人大代表携手为民 谱写乡村振兴“共富”曲

  共同富裕就要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保障百姓收入是关键。

  2004年,马春峰白手起家创办了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18年来,企业从一家小小的蔬菜加工厂发展成为如今的蔬菜三产融合,兼顾预制菜肴加工和粮食淀粉制品加工的综合型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18年间,企业在壮大,初心却未减。马春峰说,对农户而言,最大的担心就是种出来的蔬菜无人问津,为解决这一后顾之忧,2007年,公司牵头组建了嘉兴市万好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蔬菜种植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并开始实施农业订单确定最低保护价,让农户吃下“定心丸”。2012年春,当时莴笋市场价格远低于万好的订单价格,但马春峰依然按照订单保护价收购,支付的收购价格超出市场价格200多万元,当时有不少人说马春峰傻,但他却这样回答:“对农民的承诺不是小事,是初心,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如今,每年的农业订单直接涉及农户4300余户,订单面积2.4万余亩,实现订单农民收入6000余万元。

  多年来,有一句话一直在默默影响着马春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8年8月,海盐县首个慈善精准帮扶基地——沈荡镇万好慈善精准帮扶基地成立。基地成立后,通过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定制“农业订单+基地岗位+公益岗位”,构建形成以沈荡镇“基地+项目+农户”为帮扶模式,以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销售”为产业构架,创新精准帮扶新方法,为基地低收入困难群体免费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及其他服务,让其零成本从事蔬菜生产并通过农业订单吃下“定心丸”,放心大胆种植,实现 “授人以渔”“造血扶贫”。 2020年9月,万好慈善精准帮扶基地被认定为“省级造血型扶贫基地”称号,2022年4月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慈善基地。

  一直以来,作为人大代表的马春峰始终将 “农户需要”作为企业发展的落脚点,将企业、合作社、农户紧紧聚集在一条发展链子上,形成蔬菜种植面积3.8万余亩、带动农户3.2万余户、培育自有家庭农场和加盟家庭农场38家的种植规模,真正走出了一条具有“千好万好,带动农民致富最好”的共富之路。

下载 (1).jpg

  王建芬 :一颗爱心温暖共富路

  共富在沈荡|人大代表携手为民 谱写乡村振兴“共富”曲

  在沈荡镇永庆村,有这样一位热心人,她扎根基层工作20多年,坚持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要村民有难事、急事,她都会伸以援手。在她的带领下,永庆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民生服务事业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村民满意度持续提高。她就是海盐县人大代表、沈荡镇永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芬。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王建芬始终坚守这样一句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永庆村位于沈荡集镇周边区域,交通便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少数民族同胞居住于此。2016年,一位少数民族新居民焦急地找到王建芬,希望她能帮忙找一份工作。“她要带孩子,但是如果不工作,家里收入就要少不少,希望找一个合适的可以兼顾家庭的工作。”王建芬回忆道。这件事王建芬放在了心里,她四处打听、到处咨询,最终在学校食堂给这位少数民族妈妈找了份洗蔬菜、洗碗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正好满足了她双休照顾孩子的愿望。

  从那以后,王建芬在选民接待、“进选区、入网格”等代表活动中,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少数民族新居民关注的难题。她了解到,村里有200余名这样的少数民族新居民,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苗族、土家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住在永庆村,就是这里的一分子,永庆选区的人大代表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带领他们一同踏上各民族同胞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来。”王建芬说道。

  2017年,在王建芬的建议下,沈荡镇永庆村成立了嘉兴市首支“少数民族志愿服务队”,它由村干部、人大代表、群众、少数民族志愿者等不同群体组成,全身心投入开展困难少数民族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在2020年,永庆村荣获第三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称号。

下载 (2).jpg

  钱张建 :一支笔记录文化富有

  共富在沈荡|人大代表携手为民 谱写乡村振兴“共富”曲

  在沈荡镇横泾村有这样一位镇人大代表,他热爱写作、喜欢写诗、热心研究古诗书,他写过村歌、作过村史、研究过海盐的人文历史,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文人”,同时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方圆十几亩的枇杷园,是他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他的“世外桃源”,他叫钱张建,一名喜欢用笔记录所见、所想、所思的人大代表。

  栅栏、石凳、竹秋千……走进钱张建家的庭院,一切是那么诗情画意,晚风吹过,他的农家小院里,经常会坐上三三两两的村民,细听钱张建聊聊他书中、诗中的那些故事;钱张建也经常会带上笔和民情手记,亮出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走村入户调研新时代农民文化需求、听取乡村文化振兴建议,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融入到自己的诗词或者历史文化研究中,或是转化为建议转交给镇人大。“物质和精神都要富裕,这是村民的共识和普遍需求。”钱张建说。

  共同富裕不光是钱袋鼓了、村庄美了,更要顺应老百姓内心的精神文明需求,带动精神富有,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在笔墨纸砚中传承历史文化。作为人大代表,钱张建时刻不忘立足本职、积极履职、助力共富,在沈荡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调查沈荡镇历史文化名人提升沈荡镇文化底蕴的建议》。他说,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沈荡人,同时也是一名海盐钱氏家族的后人,他热爱这片土地,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故事,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更让乡愁底蕴得以牢记。

  “夫地陷以原隰沉,水聚则泖荡生:沈荡之名得焉,地形俱矣!草木承其滋润,鬱鬱其昌;鱼禽因之繁衍,蕃蕃其盛:沈荡之名实焉......”2017年,他撰写了《沈荡赋》,画出他眼中不一样的沈荡。2018年钱张建加入了海盐县档案馆的文史研究队伍,开始和前辈们一起深入研究海盐本地的历史、翻译古书籍。

  钱张建说,展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途径,文化是最具有魅力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他会一直致力于沈荡镇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工作,助力推动百姓的精神富有。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沈荡镇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