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教学空间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教师代表和少数民族学生齐聚一堂,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嘉职梦”少数民族学生结对仪式暨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党委书记方俊良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为指导教师颁发结对聘书,为民族学生代表赠送礼物。师生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共同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校园氛围。
“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大家还习惯吗?寒冬时节的温暖大礼包有没有收到?食堂的风味窗口好不好吃?”方俊良亲切询问少数民族同学们的在校情况,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的改革成效和未来发展规划,与大家畅谈人生理想、学业发展和职业梦想。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积极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交融,从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条件建设、困难资助和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创新机制,多途径、多举措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为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蓄力助航,培养学生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方俊良对少数民族同学们寄予殷切期望,同学们要保持奔跑之势,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提振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信心,谨记“厚德、真知、强能”的校训,把每门课学到极致、每件事做到极致,练就过硬的本领,争做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红船工匠”,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追梦青年”。维护团结之态,主动融入集体,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真心爱“嘉”,共同建设维护好嘉职院这个大家庭,共同维护和睦的民族团结氛围。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党的关怀、学校的关爱,感谢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帮助。在校期间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机会,锐意进取、达观向上,知法律懂规章,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青年”。
座谈交流环节,同学们畅谈体会、交流心得,纷纷表示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校园内传播好民族特色多元文化,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223班孟德巴依尔·叶尔登其米格从小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她说:“小时候我有幸前往北京,亲身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从此我暗下决心,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在实践中增长本领。”来到嘉职院后,叶尔登其米格被校园中浓浓的党史学习氛围感染,在和结对党员指导教师交流过程中,也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我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可以早日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24班古再丽阿依·赛买提来自新疆阿克苏,初上大学的她不知道改如何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针对她的疑问,方俊良结合自己青年求学时的成长经历为她答疑解惑,并鼓励她把握机会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踊跃投身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的备赛队伍,努力融入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利用好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软件技术221班的苗族学生吴星莹通过在校学习生活,感受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她希望毕业后可以用专业所学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无比广阔,职业院校大有可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大有前途。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支持,为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增强了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方俊良鼓励她加强技能本领锤炼,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奋斗,肩负起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报效家乡。
“在和叶尔登同学点滴的交往细节中,感受到她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女孩子。上课时,我给同学们展示了故宫VR全景,她在课后告诉我,自己想用专业知识来完成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指导教师钱燕婷说,“今后我会多和她交流,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对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更快成长。”
“我是新加入嘉职院的青年教师,此次活动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互联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任教师陈翊凡说,“在和我的结对学生布吉交流的过程中,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需求和会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让我的课堂更加多元化、更加精彩。”
活动现场,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向大家介绍了家乡的风土人情、特色特产,表演民族舞蹈,演唱民族歌曲,让现场师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来自新疆的依热拉尼别克·艾依达尔现场与母亲视频连线,将学校的关心关爱传递给千里之外的母亲,让她放心安心。
当天还举行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指导教师结对仪式,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为指导老师们送上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民族娃娃和鲜花,指导老师们向同学们赠送象征着吉祥团结、美好祝福的中国结。
党委委员、副院长汪明华,党委委员、副校长楼平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图文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来源: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撰稿:辛文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