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卫生健康 新闻详情
我的学科有故事|“镜”益求精强本领 守“胃”健康“肠”自在
发布时间 | 2022-11-30 17:03:17    

微信图片_20221121132750.jpg

  外科里的“搬砖工”、医院考核中的“迷惘科室”……谈及嘉兴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的发展史,作为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的蒋红钢主任医师,寥寥数语道出其中的曲折与不易。而如何在把握学科间“分”与“合”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稳中求进,在胃肠外科主任陈治横主任医师看来,打好团队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引进先进理念与技术才是守“胃”护“肠”的关键所在。

查房.jpg

  “夹缝”中的突围之路

  “胃肠外科的前身是肿瘤外科,最早就是大外科,随着学科不断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于2017年最终演变为胃肠外科。”从医35年的蒋红钢回顾往事,思绪万千地感慨道,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到嘉兴市第一医院,因为喜欢做手术,选择了外科,但当时学科也没分得那么细,所以更具体的研究方向选择上也是“身不由己”。

  与胃肠外科“结缘”,在蒋红钢看来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却让他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这个学科,进而潜心研究,也见证了它的萌芽之初、发展之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多半放弃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有机会选择手术,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手术切口可谓是‘顶天立地’,而且恢复慢,并发症多。如今,对于早期胃肠肿瘤,我们可以直接在内镜下处理,使这部分患者免除腹部手术;对于进展期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行根治手术,开几个小口子甚至部分患者腹部无切口,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将术后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对于医学技术的进步,蒋红钢深有感触地说道,即便是一些偏晚期的肿瘤患者,由于癌细胞往往已经转移到其他脏器,比如肝、肺等,他们还会采用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最优的综合治疗方案。

  为患者康复按下“快进键”

  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兴起,嘉兴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也是紧跟步伐,大力推行。快速康复(ERAS)理念是指在手术前后实施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控制炎症,减少应激反应,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加快术后康复。

手术.jpg

  作为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陈治横说:“快速康复它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由平均住院时间、微创手术患者比例、术后并发症等多个考核指标组成,最主要是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从一些细节上,也更加证实了“快速康复”理念的优越性。“以前肠癌的患者手术前会有一个漫长的禁食和准备过程,术后因为担心进食会对伤口有影响,长时间采用静脉营养来维持;随着医学认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术前6小时禁食,可以喝点流质食物,3小时禁饮,术后亦是如此,减少腹腔引流管、胃管的放置,加强导尿管的管理,大大缩短了禁食时间,让患者尽早进食恢复经胃肠道摄入营养,加速康复。”陈治横举例道。

  守“胃”健康“肠”自在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我国医学泰斗、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的裘法祖老先生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的外科医生不断前行,蒋红钢、陈治横也一直将之铭记于心。

  学科要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每天都在‘疾风骤雨’中奔波,随时保持待命是常态。”蒋红钢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即便科室里每个人都很忙,只要你有去进修、读硕士或博士的想法,他们都会尽力整合资源去支持,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会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引进一些专业化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胃肠外科合照.jpg

  关于学科的未来发展规划,陈治横表示:“学科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同时立足眼前和长远。快速康复是一个方面,我们还强调肿瘤的综合性、规范化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MDT团队协作,并着重强调精准化、微创化的治疗方式。”

  此外,他还强调,早期的胃肠肿瘤甚至部分胃癌、肠癌都没有明显症状,早筛查、早治疗很关键。就大肠癌而言,从肠息肉到腺瘤样息肉,最后发展到肠癌,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早期能够做好肠癌筛查,在息肉阶段就给予切除,肠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预防胃肠癌最直接的方法是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做胃肠镜检查,有肿瘤家族史的更应提高防治意识,早发现早治疗。”陈治横最后提醒道。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莫蓝婷 通讯员 严曹琼 诸胜涛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