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嘉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嘉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嘉兴市疾控中心、嘉兴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提到,自12月5日全省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检测阳性率持续攀升。从嘉兴市发病情况看,病例以轻症为主,多数感染者有感冒样症状,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等症状。截至目前,嘉兴市无新冠引起的重症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
在感染高峰到来之前,全市上下正在抢抓窗口期,优化调整核酸检测政策,倡导“非必要不做核酸,非必要不查核酸证明”。不断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救治体系,全力以赴抓好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全力保障市民有序就医。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抓好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在全市扩容医院发热门诊(诊室)的基础上,统筹布局医疗救治床位。在原有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救治床位的基础上,我们还建设了8家亚定点医院。全市三级综合医院综合ICU床位和可转换ICU床位正在扩容升级,相关医疗设施设备正在加紧采购逐步到位。同时,我们加强了重症医务人员力量储备,累计培训重症医师548人、护士1487人,确保做到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各地疫情防控办设立急救转运专班,承担转运任务。但近期与疫情相关的非紧急转运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2月21日非紧急转运量较12月初增长近10倍。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非急危重症不拨打120急救电话,为急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通道。
优化就医流程。建立阳性病人分级处置机制,倡导轻型和无症状患者原则上居家隔离治疗,有需要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和线上咨询诊疗。全市117家医疗机构开通24小时热线。针对当前市民需求,市级医院增设“新冠专区”,增加呼吸科、儿科、内科等医生,提供互联网问诊、复诊、电子处方、互联网护理等服务。目前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可以接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如出现胸闷、气急、高热不退等症状可就近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及时处置。
开展重点人群排摸和分级分类健康服务。统筹卫健、民政资源和网格力量,以村(社区)为单位,全覆盖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排摸建档,已累计调查78万余人,其中重点人群21.4万余人、次重点人群13.3万余人。同时,对孕产妇和高危儿童也开展了健康状况调查。我们将根据市民需要提供健康指导、健康监测、用药指导、协助就医转诊等点对点的服务,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将实现专案管理,持续提供健康服务。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据了解,当前全市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量持续加大,请问在医疗救治方面,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治疗,市里会有什么具体举措?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惠林:近期,我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次快速攀升。昨天(12月21日)全市发热门诊量已经达到了3.4万人次,较12月初的发热门诊量增长了近10倍。对此,我市快速扩增全市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提高接诊能力。目前,全市3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设发热门诊,68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开设发热诊室,相关机构地址、开放时间、咨询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布。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利用原有的三区两通道、留观区域、室外空间等扩增发热诊间数量。截至昨天(12月21日),全市发热诊间已从原来的153间扩增到现有的461间。同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门诊部、个体诊所等社会办医资源开设发热诊室,延长基层发热诊室服务时间。接下来,我们还会实时监测全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次和区域分布情况,动态调整发热门诊(诊室)布局,必要时进一步增开发热诊间。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知道秋冬季节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现在有新冠肺炎疫情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叠加的风险。那么,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广大市民群众应该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市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朱国英:从社会层面来说,当前我市正值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加之“两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加,人群感染风险也会持续加大。建议广大市民继续坚持少聚集,不扎堆,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对家庭来说,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关切。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这些人群中没有接种疫苗的,都属于重症高风险人群。根据专家临床经验,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是有效的,所以我们建议符合条件,没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及时加强免疫。对个人来说,日常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您感染了新冠,或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要密切关注,但也不必过于焦虑。大部分人可先居家观察,合理使用药物缓解症状,不要急着去医院,一般7天左右就能恢复健康。如果确实需要去医院的,可就近选择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诊室就诊。居家期间也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或者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或者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请市民朋友理性对待,科学防护,互相扶持,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日前,《关于优化调整我市中小学校期末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发布之后,全市中小学都已经提前结束教学任务,请问今年的寒假托管服务以及学生的期末考试是怎样安排的?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专职副总督学张燕霞:根据《关于明确嘉兴市中小学校2022学年校历的函》,2022学年第一学期于2023年1月13日结束,1月14日寒假开始。根据当前疫情形势,为统筹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12月18日,嘉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我市中小学校期末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对我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期末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作出优化调整。对家长比较关心的学生托管服务、期末考试也相应作出调整安排:
做好学生托管服务。寒假提前,给一些双职工家庭带来“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因此,在疫情科学管控和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推出托管服务,为确实存在看护困难的学生和幼儿提供托管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家长自愿提出申请。存在看护困难的家长或学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提出托管申请,托管时间到本学期期末,即2023年1月13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还比较紧张,请各位有托管需求的家长积极配合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学校提供托管服务。近几年,我市义务教育中小学、幼儿园都有过暑期托管服务经历,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全市各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将充分利用自习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教学资源,详实制订“一校一案”,组织安排托管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健康运动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科学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暂缓本学期期末考试。综合当前疫情发展态势等因素,经研究决定,全市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各年级本学期期末考试作如下调整:
一是原定2022年12月30日前完成的初中、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中职学校期末考试本学期均暂缓进行;二是原定2023年1月9日-12日举行的普通高中高二、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本学期均暂缓进行;三是有关考试安排将视疫情发展等因素另行通知;四是各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序做好期末教育教学等工作。
总的来说,优化调整,是从学生健康、校园管理、学段统筹出发做出的科学安排。提前放假,也绝不是"一放了之",学校里会对学生寒假学习生活作出科学指导。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刻,所有老师将和家长学生同在,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的到来。(通讯员:马国海)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陆天天 通讯员 马国海 文/图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