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这封回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将继续用医者仁心和精湛技术,助力中非女性健康。”作为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中国医疗队的一员、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妇科医生张丽霞表示。
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共11名队员,除一名翻译外,9名医生和一名厨师均从嘉兴选派,这也是嘉兴第一次“组团”建立援非医疗队,9名医生涵盖了嘉兴市级医院内科、外科、妇科、眼科、针灸科等各学科。去年6月11日一早,他们从红船畔集结出发,经过50多个小时的旅途,到达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开启为期18个月的援非医疗工作。
“这里条件的艰苦程度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气候炎热、水电这些基础设施都不是很完善,很多仪器设备容易毁损与破坏,我们还要学会修理和保养仪器设备。”虽然出发前做了很多准备,但抵达中非后的张丽霞还是体会到了明显地“落差感”,不仅生活条件落后,当地百姓还饱受动荡之苦,“雪上加霜”的是还得承受疟疾等疾病困扰。
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她身兼数职,不仅要负责妇科门诊、妇科彩超的工作,还要给病人打点滴,“在这做手术时不像在国内那样有整个医护团队,这里大部分都要靠自己,术前物品准备、消毒,术中及术后全要靠自己去完成。”
作为张丽霞的“后援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她的工作、生活、身体状况等,并经常给其家人予以慰问与关爱,为援外医疗事业提供无条件支持,并捐赠了一些医疗物资。
还有一批“可爱”的同事们,忙碌之余,以“空中连线”方式带来的一声声叮咛嘱咐,让远在万里之外的张丽霞倍感温暖,“身为一名嘉妇保人,我无尚的骄傲!”
去年12月份,张丽霞克服重重“难关”,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的友谊医院顺利开展了一台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也是友谊医院近年来的第一台宫腔镜手术。
患者术后一小时便能下床,惊讶地说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下床走动,感觉自己睡了一会手术便完成了,谢谢中国医生!”
更让患者意想不到的是,术后2小时,就能够出院了,困扰着自己两年多的子宫内膜息肉终于得到了有效治疗。几天后,张丽霞收到了病人家属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中国医生高超技术和高尚医德的肯定。
宫腔镜手术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是妇产科医生通过微创的方式,准备、全面地了解宫腔,被誉为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但在友谊医院,像这样的宫腔镜手术还是近年来首次。”今年47岁的张丽霞,从事妇产科工作已有20余年,她坦言道,这边只有开腹手术,而且妇科、产科还没有分科,好在自己也做过很多年的产科医师,无论是剖宫产,还是妇科手术,都将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中国技术做好“传帮带”。
经过240多个日夜坚守,张丽霞感叹道:“每当看到经过我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而重获健康的患者,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说出‘谢谢’、‘Merci(法语:感谢)’时,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那一刻更幸福的了。”
此外,张丽霞还在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中国医疗队里担任着一个特殊的“角色”,负责给队员们带来家乡的幸福感。出发前,在队长的支持下,张丽霞特地购买了很多气球、卡片等布置生日场景的物品,尽量让队员们在远离家人、万里之外的非洲还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休息时,她还主动去食堂包些饺子、包子等,为队员们带来家乡“味道”,缓解思乡之情。
该图为医疗队与中非同事共度佳节
据统计,截至2月10日,医疗队共完成门急诊16675人次、手术476台,实施辅助检查2950人次,收到锦旗、表扬信10多次。总书记的回信,让大家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他们纷纷表示,要用心服务当地民众,当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做好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为祖国援外医疗事业奉献自己。(图片由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提供)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莫蓝婷 通讯员 童嘉佳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