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嘉兴 > 县市传真 新闻详情
靶向发力!海宁“五水共治”守正创新结硕果
发布时间 | 2022-12-24 21:40:51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为核心,以碧水河道建设、城乡污水治理能力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河湖综合整治等为抓手,以全面建立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为助力,不断推进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推动治水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昨天,记者从海宁市生态办了解到,今年以来,海宁市“五水共治”工作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靶向发力,以创新求突破,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10月,海宁市嘉兴市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到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为优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水质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首创“三色河道”,分级分类管理

  全域赋色一盘棋,立整立改动态清零,公众参与齐心合力……今年以来,海宁市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管理”的原则,将全市河道划分为红黄绿“三色河道”。

  其中,水质较差、需重点管控的河道为红色;水质不稳定、存在管控风险的河道为黄色;未纳入红色、黄色保障河道的全市其它市镇村三级河道为绿色。

  红色河道为第一类优先保障河道,各镇(街道)应立即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强化资金政策保障,科学谋划、加快实施一批水环境提升项目;黄色河道为第二类重点保障河道,各镇(街道)应分年度谋划水环境提升项目并稳步推进落实,落实长效管控措施,使河道水质保持稳定;绿色河道为一般保障河道,各镇(街道)应加强长效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确保不出现水质降类。

  海宁“三色河道”可根据河道水质状况、工作重点变化等作动态调整。目前有红色河道共26条、黄色河道共50条。在不断强化资金政策保障、加强对重点干流河道沿线支河支浜水质监测,推动立整立改动态清零的同时,海宁市还结合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管理十周年,组织开展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形式的“五水共治”(河湖长制)集中宣传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共巡河88229人次,巡河率超过预定目标要求。

  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加大帮扶提升

  在统筹谋划“五水共治”项目建设中,海宁有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全市12个镇(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杆镇(街道)创建。全面排摸前期未纳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的生活小区类、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类和其他类三大建设单元,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治方案,开展扩面整治。对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的,以区块为单位开展“回头看”检查,建立起长效运维机制。

  此外,海宁还不断加大对镇(街道)的帮扶力度,制定财政资金补助政策,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工程资金补助比例。同时为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杆镇(街道)创建,对创建成功的镇(街道)按完成时间的先后分别给予差异性奖励,提升了各镇(街道)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为确保人民用水安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海宁市政府还投入约2.3亿元,针对长水塘、泰山港两个饮用水源生态湿地进行提标改造,目标将饮用水源地水质从Ⅲ类水提升至Ⅱ类水。各生态湿地属地每周开展不少于3-4次的巡查,并逐步增设监控,严查生态湿地安全问题,每季度由市统一安排,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专项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交办,推动了饮用水源地提标工程的不断提升。

  开展攻坚行动,治水不断走向纵深

  今年以来,海宁还深入开展了“五水共治”找寻查挖攻坚行动,通过“自查自改日排名,清单式管理”“专项督查日通报,驻点式督导”“通报曝光不间断,跟踪式报道”等举措,让“五水共治”不断走向纵深。

  在清单式管理中,各镇(街道)重点对照“十领域”“七张清单”以及以前曝光过、整改过的问题,同时用好“三大十招”智慧平台,问题在线填报,做到应纳尽纳应查尽查,并实施清单式销号式管理,行动期间上报问题13439个。在属地自查自改的基础上,海宁市领导还带队“五水共治”督查组赴各镇(街道)驻点督查,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逐村(社区)开展现场暗访。对发现的问题书面反馈属地及时落实整改,同时抽调一批涉水问题专家进行指导,确保各镇(街道)整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

  “攻坚行动中,我们还不间断地通报曝光各类问题,比如对各镇(街道)对照‘十领域’未主动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整改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对各镇(街道)自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被市级及以上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数量、比例进行每周排名通报。相关通报及排名情况纳入年度生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海宁市“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期间,共督查和曝光涉及水环境问题22个。同时,通过与媒体合作,开设专题专栏进行跟踪报道,被曝光企业负责人、镇街分管领导出镜表态,跟进整改落实情况,并及时“回头看”,形成监督管理全闭环,推动了“五水共治”各项工作的纵深开展。

来源:读嘉    | 撰稿:晚报记者:陈强 通讯员:虞恝    | 责编:陆姗姗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