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物“撞衫”是种什么体验?近日,穿着汉服在西安博物院游览的胡女士就因为这样一次偶遇上了热榜。
胡女士来自浙江金华,8年前开始接触汉服,如今已是圈内小有名气的汉服爱好者。这次西安之行,是她和家人早就计划好的。
来十三朝古都怎么可能不带汉服?胡女士的行李箱里躺着两套,一套是唐代女子最爱的袒领和间色裙,一套是适合男子日常穿着的圆领袍。
“那天我‘女扮男装’,穿着圆领袍和家人去了西安博物院。”胡女士说,“想不到他们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和我穿了一样的衣服,甚至连发型都是一样的。”
如此巧合,在场的讲解员自然不能放过,当即就把胡女士拉到身边做起了“教具”,给游客们说起了圆领袍的种种。胡女士的家人拍下这一幕发到网上后,有网友评论,“还得是西安啊,上千年了,这都能有实物讲解”。
和胡女士“撞衫”的文物是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唐三彩腾空马,它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丝路文物,被放在博物院一层最显著的位置。腾空而起的马上坐着一位一袭蓝衣的胡人少年,即便雕塑是凝固的,但穿越千年而来的跃动之美却是人人可感。
化身“教具”的胡女士 受访者供图
西安博物院业务研究(编辑)部助理馆员王璐告诉潮新闻记者,这件文物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流,马上的胡人少年经由丝绸之路往来长安和西域之间,而他身上穿的圆领袍也正是中原服饰受胡服影响改进而来的。
东西文化的融合带来了新的服饰风尚。精通汉服的胡女士表示,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在日常生活场景下,女子常会穿着更为宽松舒适的男装,“圆领袍是唐代民间最流行的衣服,这也正是我 ‘女扮男装’的原因”。
那么圆领袍这种服饰有何特点?王璐解释到,圆领袍在设计上借鉴了一些胡服的元素,但这不仅全是因为民间文化相互影响,也有政策原因,比如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中原地区推广更为方便的窄袖胡服。“从这个层面来讲,圆领袍具有舒适、方便的穿着特点,自然能够在民间流行起来。” 王璐说。
这种在兼容并包的唐文化影响下诞生的舒适服饰,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适合日常穿着。“我夏天上班的时候就会把唐制汉服里的袒领半臂当短袖T恤穿,如今的汉服也在与时俱进,材质上有棉麻和化纤的,透气且有质感。”胡女士说。
在胡女士看来,这次因为“撞衫”受到了这么多网友的关注,很惊讶,也很高兴。胡女士表示,很多人穿汉服的第一动机一定是“好看”,但好看的衣服有成千上万种,只有汉服的背后是文化和血脉的传承,也是文化自信的支撑。
“能通过这种方式把汉服文化宣传出去,我很高兴,希望还能多‘撞’几次。”胡女士说。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施雄风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