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 you so much!After resolving the conflict, we can cooperate together later.(非常感谢,解决矛盾后,我们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近日,在浙江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调委”)的调解室内,通过外调委副主任周垚忠和吉尔吉斯斯坦籍调解员米卡的成功调解,一位非洲客商与中国客商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调解现场。潮新闻记者 俞刘东摄
前几个月,大卫(化名)从李茗(化名)处购买了几箱水球,并要求对方发货至南非。但由于运输时间较长、气温等原因,到货时,水球均已破损,无法正常使用。
对此,大卫希望李茗能够赔付自己所有的损失。李茗对此也感到十分委屈,他认为自己已经按照合同履行了义务,并再三解释,发货前就已要求快递方再三检查,确保商品完整性。“运输中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出了状况,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双方一直因为语言不通,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于是他们便向外调委求助。
这也有了开头的一幕。周垚忠和米卡在这起纠纷调解中,首先对双方的合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分别与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到双方的立场和观点后,开始寻找解决方案。
米卡调解中。潮新闻记者 俞刘东 摄
“我们会劝解双方能换位思考,不要因为一次交易破坏了情谊,在合同和相关法条基础上,大家都做出适当让步,以后还能继续合作。”米卡解释道。最终,李茗给予大卫一定的赔偿,而大卫则同意继续与李茗合作,并加强对合同的审查和理解。
通过周垚忠和米卡这对老搭档的努力,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大到数十万的经济纠纷,小到中外客商间的摩擦,他们总是耐心研究分析,设身处地劝说、调解。
同时,在一次次深入参与调解的过程中,“洋娘舅”米卡也在感受中国式治理的独有魅力。“抛开调解员的身份,我也是一名商人,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
今年是米卡从事调解工作的第三年,经手调解的案例已有数十起。从学校毕业后,她和小伙伴一同创业,把义乌的特色饰品卖到欧洲国家。闲暇之余,米卡会在外调委担任外籍调解员。
她与外调委的不解之缘要从在校期间的一次参观说起。当时,学校组织了国际贸易的学生来外调委学习交流。看着调解员从唠家常开始,一点点安抚双方的情绪,从家里有几口人谈到做生意的不容易,再苦口婆心地分析法律责任,直至最后双方达成一致,签下调解协议书……她萌生了加入的念头:“我也想当一名调解员。”
“外调委”部分外籍调解员。潮新闻记者 俞刘东 摄
作为全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义乌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常住人员1.5万人,每年入境流动人员超56万人。在这里,除了贸易纠纷,因文化、习惯、信仰等差异引发的矛盾也并不鲜见。如何才能干好调解这门技术活?
米卡认为,“外商在中国碰到纠纷时,如果看到调解员全是中国人,在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下,或许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但是外籍调解员的出现则让他们有种亲切感。”
“处理纠纷时也需要保持理性,让客商看到我们的专业度。”每次调解前,米卡都会认真了解事情大概经过,听取涉事双方的论述。最后和中方调解员一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双方达成满意的结果。
事实上,成为一名外籍调解员并非易事,外调委有一套严格细致的选拔和培训标准:懂3门以上外语;愿意定期接受培训;每月有一定时间参与调解……并且根据要求,外籍调解员没有任何薪酬奖金。饶是如此,愿意参与其中的外国人也大有人在。
如今,和米卡一样的“洋娘舅”,在这里已有14名,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罗马尼亚语、汉语等9大语种。尽管国籍、身份各异,他们无一例外,发挥懂外语、会贸易、讲信誉的特殊优势,和中国调解员一起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作为生意人,矛盾纠纷解决掉了,义乌整个市场环境好起来,能吸引更多国外客商过来,我们自己也很开心。”周垚忠这样认为。值得一特的是,他也是外调委的志愿者之一,一边做着袜子生意,一边帮助客商解决矛盾,成就感满满。
据了解,2013年,义乌成立全国首家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采用“以外调外”新模式,构建了商城和谐新机制。十年来,这支有外籍调解员身影的专业化队伍,已成功调处涉外纠纷1200余件,涉及金额1.3亿元,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6%,有效保障中外客商权益。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记者 俞倩玮 俞刘东 | 责编:卢桥辉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