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火腿是 “有钱的吃货”的最爱
如果有人要馈赠你八样礼物:金华火腿两只、绍兴陈酒一坛、崇明大布八匹、常州梳篦两副、六安佳茗四瓶、徽州名墨二匣、江西瓷器十事、广东罐食六色,出于礼节,你只能收下其中两样,请问你会收下什么礼物?理由是什么?
这是刊登在1917年第33期《中华童子界》杂志上的一道“悬赏题”。该杂志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可见,“金华火腿”在民国初年不仅家喻户晓,而且连在校上学的“童子”,也都知道“金华之土产,以火腿为最”,名声十分响亮。
“金华火腿”的独特,在于其口味。《时事新报》“其滋味比寻常食品不同”,《新无锡》称“金华火腿,饕餮家闻之,馋涎欲滴”,《申报》说“其味咸淡适中,且富有香气”,《中央日报》说“金华火腿最为优美,善食者得有门径”,又称金华火腿“制法精良驰名遐迩,肉食者流大快朵颐”,《大美周报》称“油润兼香,其味可口,煮任何肴馔,无不咸宜”,《前线日报》说“早就闻名遐迩……脍炙人口,无不称道,山珍海味之外,总要把它算上一样尊贵菜看待”,《时事新报晚刊》称“香味俱佳,一向尊为酒席中的珍品”,等等。
总之,金华火腿堪称“高档的奢侈品”,是“有钱的吃货”的最爱。《申报》说:“沪上富户,每逢佳节,戚友之间,往往互送馈物,火腿尤为通用。”《前线日报》称:“大人先生太太小姐对它的宠爱,大有每饭不忘的兴慨。”《飞报》1948年9月22日报道,副总统李宗仁夫妇游览无锡、杭州、海宁、嘉兴回上海时,“侍从携有大批金华火腿装上汽车”,可见李宗仁对金华火腿有多么喜爱,自是“有钱的吃货”了。抗战期间上海大亨黄金荣曾以每只10万或20万元的高价,义卖火腿70余只,用于捐助救济(见《吉普》1946年第36期)。这些火腿是黄金荣的“家藏货”,都是由他的忠实门徒孝敬的,可见他不但是个“有钱的吃货”,还是个“吃货的收藏家”。
以至于没有经济条件者,因为“吃的诱惑”而徒生烦恼。1947年12月23日《和平日报》以《金华火腿身价百倍,穷酸学子望橱兴叹》为题报道说:“金华为名闻遐迩的火腿产地,但其身价奇昂,英大(注:指英士大学,校址在金华)同学大多无法一尝滋味,路过‘肉’香四溢的火腿店,也只能望‘肉’兴叹。”更有因“想吃火腿”而生事端者。1879年9月3日《申报》报道,杭州某人想吃火腿而无钱购买,便在火腿店门口抢了客人刚买来的一只火腿,随后获得“笞以小板数百下”,再“取重枷一面,枷号县门外示众”的“赏赐”。
金华火腿的
产业链有多长?
民国时期,金华火腿的年产量到底有多少?这需要权威的、可靠的数据。据国民政府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出版的《工商半月刊》1929年刊登的调查报告《金华火腿》:兰溪年出产25万只,义乌20万只,浦江4万——5万只,东阳23万只,金华20万只,武义2万——3万只,永康、汤溪不详。按此数据,全金华年产火腿95万只。又据交通银行总管理处设计部编辑的《交行通信》1935年《金华火腿之调查》,“旧金华府属县所产之腿,民国二十年(1931)计814198只,民国二十一年(1932)计992141只”,数据精确到“只”。另据首都各界提倡国货委员会宣传组编辑发行的《国货月刊》公布的1931年数据,金华各县出产火腿为:东阳27.8万只,义乌16.2万只,金华8.3万只,浦江7.8万只,永康2.2万只,武义1.8万只,总计七县产量为81.4198万只,与前文对应。
火腿销往哪里去?据《工商半月刊》介绍:兰溪火腿年产25万只以上,都销往上海;义乌年产不下于20万只,专销天津一路;其余东阳、金华、浦江、武义出产的火腿,都分销到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有远销美国旧金山的,但为数不多,且多由香港出口,究竟有多少,无法统计。
在浙赣铁路开通之前,金华火腿多以船运的方式运到萧山临浦和杭州。销往上海、杭州的,多直接运到杭州;销往宁波、绍兴的,多运到萧山临浦。普通货运,每件(火腿三十到四十只)0.5元。杭州到上海,则通过火车装运,每件运费1元。
从事火腿经营的,有火腿行、火腿铺。兰溪一县,有骏丰、元发、丁隆泰、赵一新、正记等5家火腿行,30多家火腿铺;义乌约300家火腿铺;金华、浦江、武义各100多家。火腿行雇工二三十人,火腿铺雇工10多人,可见金华火腿产业是非常兴旺的,带动了不少人就业。
杭州是金华火腿的集散地,有正大、和济、镇东、福大、隆泰、永大、隆昌等火腿行7家,华丰、金华、大东阳、万隆、和记等火腿公司5家,火腿铺和兼售火腿铺80多家。以上以正大、华丰生意最大,每年贸易总值,每家都在二三十万元之数,其余各家贸易值在二三万元到七八万元之间不等。值得一提的是,清和坊的南货铺方裕和,本来是销售茶叶零食兼售火腿的,但因为选货严谨,远近购买火腿的多到这家,所以销量很大,几乎超过正大、华丰等火腿行、火腿公司。
社会局对首都南京市火腿业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刊登在《中央日报》上。据调查,1928年,南京市金华火腿进口约1万只。东阳蒋腿新腿每担(百斤)大洋96元,陈腿每担120元,零售价每斤1.12—1.20元不等;金华茶腿,零售价每斤0.96元。全国三大名腿之一的冲南腿(苏州出产),零售价每斤0.56元;另一名腿——云南腿因交通梗塞,市面无货。还有扬州镇江六合江宁一带出产的北腿,零售价每斤约0.5元。可见,在所有火腿中,金华火腿价格是最高的,且与其他火腿相比,价格悬殊。
金华每年产猪76万头
接近全省的三分之一
金华火腿风味独特,引起那个时期各大报刊注意,对火腿的制作方法极为关注。如《盛京时报》《中央日报》等各家报刊几乎都刊登过类似《金华火腿之制造法》《金华火腿制法述略》《金华火腿之腌制艺术》《金华火腿制作秘法》的文章,金华蒋风先生也在《申报》1949年2月19日撰文介绍金华火腿的腌制过程。
业内人士撰文指出,金华火腿之所以独树一帜,其奥秘不仅仅在独特的制作方法,还在于严格的选料(如东阳蒋腿只选重七八十斤猪的后腿),更得益于独具优势的猪的种类——金华猪。
《中央日报》1934年12月21日、22日连续刊文介绍金华猪:金华猪是黑白混合种,头、尾、臀三个部位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即两头乌)。毛细面光滑,皮薄而细白,耳大下垂,能摇动自如,眼小鼻长,略向上屈,肩厚,背广,脚、颈短而厚硕,背中部微凹,线条优美。金华猪性情温和,饲养容易,六七个月就能充分发育,体重七八十斤到一百五六十斤不等。繁殖能力强盛,一般一胎能产10多头。金华猪肉质鲜美,纤维柔软,肥瘦均匀,堪称中国最优秀的种猪。只有用金华猪的猪腿制成的火腿,品质才能达到最佳。
潘伯庸在《交行通信》1935年第2期的《金华火腿之调查》介绍,金华各县毛猪的产量,每年大约有76万头。又据《国货月刊》1936年第4期介绍:金华有养猪户5.43万户,兰溪4.5万户,东阳8.5万户,义乌9.5万户,永康2万户,武义3.1万户,浦江4.5万户。金华七县(汤溪县较少,未统计在内),共有养猪户37.5万户,年产猪75.96万头。其中用来制作火腿的,有38万头。
这也带动了火腿制作产业的发展。那时制作火腿的专门作坊,叫“腿栈”,金华各县有腿栈50多家。同时,腌制火腿产业不限于腿栈,还有大量的以腌制火腿为业的农家,东阳有400多家,义乌300多家,金华、兰溪各200多家,浦江、武义、永康等县各100多家。
金华每年养猪76万头,到底是多还是少?《国货月刊》介绍,浙江全省共75县,每年产猪共约240万头,而金华七县每年达76万头,差不多接近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见金华养猪业的发达。
促进金华火腿产业发展
专家的思路还是不错的
金华火腿的市场,也是有时波动的。如国民十七年(1928),美国及菲律宾借口金华火腿染有病疫,禁止进口金华火腿,导致上海市政府卫生局开始检验进市肉品,进入“严管”程序。这对金华火腿,是一个巨大打击,使得市场每况愈下。据《国货月刊》公布的数据,民国二十年(1931),金华各县火腿产量81.4198万只,价值285万元,平均每只3.5元。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金华火腿产量减少为49.7万只,总价值也减为125万元,平均每只2.5元。各县腿商,多有停业者。如1935年的金华县,有乾乾、新味和、瑞新、邵源泰、正宏、新颐和、仁和、公记、乾源、乾泰裕、仁和信、公试等多家腿栈,共销售7.2万只。1936年一落千丈,锐减为2.3万只。除乾乾、新味和、瑞新、正宏、仁和等腿栈外,其他各栈均已停业。
《国货月刊》分析,金华火腿业急剧衰落的原因有这样几项:一是经济不景气。经济不景气后,一般购买力跟着减退,产业停滞。腿业自难例外,存货山积,价格惨落,腿商虽着力挣扎,也不得不限制生产,或停止腌制新腿。二是成本极高。火腿属于手工业,从开始制作到出售,相差至少半年,多则一两年,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就很难周转。金华县原有钱庄7家,全县商店多赖钱庄周转。而近两年来,除穗源、慎源外,其余5家钱庄,或已停业,或已倒闭。金融一呆滞,产业就衰落,火腿业受累尤甚。三是受罐头食品竞争冲击。民国时期浙省的交通事业突飞猛进,公路和铁路网日趋完善。然而就因为交通的发达,都市中的机械工业制造品,靠着资本雄厚,规模宏大,价格低廉,技术灵巧,加之交通便利运费减低,大量倾销到农村。而旧式农村手工业,因为技术落伍,资本枯竭,无从改良。两者竞争的结果,赢家自然属于机械工业。精美灵巧、售价低廉的罐头食品,和价格昂贵、装潢笨拙的火腿竞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四是捐税太多。1936年金华等县的粮赋,正税一两(折金五元数角),此外还有其它临时摊派的附捐税、常规征收的房捐和屠宰税。宰猪一头,收税四角。此外毛猪经牙行之手卖给肉商或腿商,又交佣金三角左右。此等捐税,自然加重农民负担,也妨碍了养猪产业。
专家提出了促进火腿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是组织养猪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或直接,或委托地方银行办理贷款。并聘请专家,研究指导改良猪种。而且猪肉或猪腿经合作社之手卖给肉商或腿商,也可免除牙行佣金的榨取,是一举数得之举。这样,养猪业发达可期,火腿业复兴有望。
二是制作火腿罐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能将整只火腿分块切开,装置在罐头中,不但外观更加美观,而且不易发霉变味,远销外地。何况一只火腿分装数罐,售价变得低廉,销路自然更旺。
三是改良腌制方法。撒盐法是金华火腿的原有制作方法,耗时过长,成本太高。专家建议采用广泛流行于美国及欧洲的熏干法。熏干法制作简便,时间节省,成本较廉,便于大规模生产。在金融枯竭周转不灵的时候,如能使用熏干法制作,也可减少资本上的不少困难。
四是减免苛捐杂税。减免捐税是国家大计,也与火腿产业有极大的关系。
如今,金华火腿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世界“三大名腿”之一,年产量在300万——400万只之间(销量占国内火腿市场销售量的50%左右),年产值15亿元以上。2023年,经过技术改良,“发酵火腿制品(即食型)”获得食品生产许可,标志着金华火腿进入“即食食品”时代。
来源: 金华日报 | 撰稿:辛文 | 责编:陈晓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