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畲乡老人、儿童更有幸福感安全感,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景宁畲族自治县昨日正式启动“景宁有爱”——畲乡“一老一小”关爱行动,新鲜出炉“爱心定制”十大关爱项目,并成立“景宁有爱”关爱基金,当天募集捐款307万元。
围绕“一老一小”开展经济帮扶、权益维护、呵护陪伴等关爱行动,景宁计划每年投入50余万元为困难学子圆梦大学,投入资金60余万元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生产问题。
景宁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一老一小”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群体,也是体现城市温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作为民族自治县和全省26个山区县之一,近年来景宁尤其关注“一老一小”这一共同富裕“短板中的短板”,建立了全方位关爱扶助体系,以“景宁有爱”行动提升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前自己烧的饭菜不可口,一日三餐是应付,如今天天都像‘下馆子’,每天吃得很开心!”自从景宁家地乡家地村开设了“慈善爱心食堂”,85岁老人梅关富家的灶台已经许久没开火了,“上一次开火还是过年”。2021年7月,景宁首批慈善爱心食堂在家地村、莲湖村投入使用,村里留守老人每顿饭只需支付1元钱,或者提供自家产出的蔬菜、蛋类等食材,筹建及运营费用来自县慈善总会、爱心企业、驻外商会、乡贤等。当地党员干部参与日常服务保障。
在此基础上,景宁又在136个村推行“爱心菜园”,由各村党组织牵头,在村集体土地中划拨耕地种植蔬菜、水果等。党员定期采摘,供应给行动不便的村民、留守老人及“慈善爱心食堂”。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梧桐乡有一个由315名乡贤和爱心人士创立的“崇学向善”奖励基金,10年坚持对梧桐籍的优秀学生、孝老典范、长寿老人给予奖励,累计发放奖金700多人次75万元。只有1068名常住人口的偏远山乡,涌现出180多名奋发好学、品学兼优的学子,其中20人考上了“211”“985”名校。
“关爱365”行动为留守、困难儿童装修房间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惠及3000多户家庭。6000多名农村党员的“爱心代办”去年一年为136个村的留守老人代办服务1.1万余次,解决生活难题1.5万余个……在景宁,人人行善的氛围日益浓厚,“爱心定制”处处可见。
全县范围启动“一老一小”关爱行动,旨在进一步放大爱的效应。据介绍,景宁将以“7890·暖心同行”及“伴你成长·十年有爱”两项关爱保护体系建设为依托,从保障机制、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及数字化改革等多方面着力,全面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一老一小”关爱保护体系,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
来源: 丽水日报 | 撰稿:阮春生 曾翠 徐丽雅 通讯员 陈韶文 | 责编:丁萨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