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丽水 新闻详情 A- A+
2022世界摄影大会特别报道 | 在绿水青山间“拍”出“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2-11-17 08:32:31    

  清澈的云和湖水一路奔涌,蜿蜒流经紧水滩镇石浦村,勾勒出一条潋滟的“S”形锦带。

  由于湖底水温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左右,冬日的湖面总是悠荡着缥缈的晨雾,缭绕青山古村,形成了“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独特风景,引得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在云和,越来越多像石浦村这样散布在绿水青山间的小村庄,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灵感之源和创作“打卡地”。林立乡野的长镜短焦,将诗意盎然的山水定格为一帧又一帧共同富裕愿景图。

  随着摄影文化市场日益繁荣,“镜头经济”势不可挡,美丽风景成为摄影产业取之不尽的“优质资源”,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不断因此“破圈”。

微信图片_20221117112822.jpg

  聚焦水乡之韵

  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朝霞洒落云和湖面,搅起满目碎金。

  与石浦村相似,位于云和湖核心区三江口湖畔的浮云街道溪口村是拍摄瓯江帆影的天然取景点,每年都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创作。溪口村通过摄影家的镜头走红网络、走向世界,延伸出的观光、休闲等旅游产业如今已发展得风生水起。

  入冬以来,溪口村一天比一天热闹,沿湖的大草坪上,随处可见架着长枪短炮的“摄手”。“这里云山雾罩,有种难得一见的朦胧美,一艘艘瓯江帆船在蓝天下与远处山林交相辉映,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热情记录着云和湖的万种风情。

  近年来,溪口村紧抓三江口发展机遇,以山水资源为基底,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在增颜提质的同时,也带动了美丽乡村绽放美丽经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紧临云和湖的“瓯乡人家”,是溪口村民杨爱莲开办的民宿,她告诉记者,前些年外出创业小有所成后,自己总想着回乡发展,但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收入来源,这个想法不断被提起又不断被搁置。“4年前,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村里发展起摄影产业,许多摄影爱好者来村子拍照、游玩,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重回家乡投资开办了这家民宿。”如今,她最喜欢站在民宿三楼阳台,用手机拍摄波光粼粼的湖水、郁郁葱葱的群山,“把美丽的风景通过网络介绍给更多人。”

  随着浮云溪健身绿道的贯通,溪口村进一步把沿湖风光带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资本。当地对湖畔百亩花海基地进行改造提升,开发新建乡村游乐游项目,一期投资80余万元建起“童玩天堂”,设置了水上游乐城堡、儿童爬行城堡、游乐观光车等游乐内容,并对场地周边闲置空地进行提升建设,种植应季花草、绿化等,不断提升项目区块整体环境面貌。

  溪口村来了摄影家,溪口村民也爱上了拍摄。“起初见外来的摄影师在村里到处拍照,简直难以理解,不明白村里的山水草木有什么值得拍的。”直到亲眼看见作品,村民们才意识到,原来早已习以为常的环境中,有那么多被忽略的美好风景,那么多值得分享的生活情趣。过去从不拍照的人们,也尝试拿起手机,记录并分享绿水青山的四季变化、静水深流的幸福生活。

  “每年一到油菜花开、高粱变红的季节,前来拍照打卡的人数不胜数,我们村的名气随着摄影作品传开了,现在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摄影创作村’。”溪口村党支部书记项宗华说,通过发挥摄影艺术之力,越来越多村民在绿水青山中实现了致富梦想。

微信图片_20221117112828.jpg

  定格山村之美

  一张照片成就一片风景。当山景定格入镜,丽水乡村振兴之路便平添了诗情画意的妙笔。

  海拔1593米的白鹤尖是云和最高峰。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使白鹤尖四季皆景,而云海、星空与冬季的雾凇格外动人,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中的宠儿。

  最近,一张张拍摄于凌晨6点的白鹤尖日出云海照刷屏朋友圈,“连夜登山赏日出云海”成为云和今年的“摄影流行趋势”。

  “来我们这游玩的‘回头客’中,有不少专业摄影师,他们怀着对白鹤尖美景的期待,每年来拍摄新作品。与黄山日出不同,白鹤尖日出是在无边无际的瀑布云海中亮相的,非常独特。”位于黄家畲村的开元曼居酒店负责人周钰铭告诉记者。黄家畲村地处白鹤尖和白鹤仙顶双峰夹峙地带,平均海拔近千米,素有“云和西藏”之称,村子借着白鹤尖、云和梯田带来的人气,与至今保存着庞大的古建筑群、银矿遗址和古桥文物,不少村民将自家的老宅改建成民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冬日雾凇雪景下的白鹤尖尤为出名,似藏在江南的“冬日童话”。雾凇满山顶的白鹤尖天地一色,漫山遍野的雪白让曾经满目葱茏的万里林海多了一分“北国韵味”。

  在前往白鹤尖的路上,一条蜿蜒而上的山路成为摄影创作的起点。当地精心移植野生杜鹃,将日出云海核心区块内1300亩杜鹃花连片成景,美不胜收。

  以“拍”为媒、以花为景,白鹤尖杜鹃花海特色景区在摄影界成功“出圈”。成为“网红打卡地”的背后,是云和在白鹤尖景区投资500余万元抚育、种植、管护120多个品种、1.5万株杜鹃花,打造出集旅游观赏、科普教育、种质资源保存于一体的特色景区。

  “摄像爱好者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绿水青山的美。通过不断推出摄影摄像作品,越来越多人认识、来到景区,白鹤尖也因此从一个摄影胜地逐渐转变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据崇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白鹤尖因山高林密、未通公路而不为外界所知,“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让白鹤尖渐渐出了名,我们建起了通山公路,游客越来越多,旅游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

  前不久,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公布了首批“浙江省摄影之乡”榜单,全省只有13个镇(乡、街道)入选,崇头镇榜上有名。

  激活红色资源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成就了丰富的摄影创作资源,而坚定不移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为丽水发展摄影艺术、延伸摄影产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此背景下,云和乡村持续迭代升级,近年来声名鹊起的赤石乡赤石村,便是以红色资源为内核打造“天然影棚”的成功先行者。

  出云和县城,沿省道一路向东行驶,十多分钟后便能抵达赤石乡。这里曾是八百里瓯江上的重要船帮古镇,也是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全乡6个行政村中,有5个是革命老根据地村。

  1935年至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先后在赤石、库北等乡村开展革命活动。挺进师在云和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赤石——1937年1月3日,中共工农红军闽浙边临时军区政治部主任刘达云率红军200多人,从松阳县洋坑埠头出发,夜宿店子村,次日奇袭赤石步云岭桥头堡,歼灭驻守赤石的国民党保安队。

  如耸立的丰碑,老区精神厚重而丰富,生动且鲜活,是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在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进程中,赤石请来设计师、画家,以全乡为载体,把红色艺术作品点缀于乡间田野,通过打造浪漫风景线等方式,在赤石村设计红色摄影点位,以文化带动乡村振兴。

  “以艺术为媒,与当地的人、红色资源、绿色环境进行对话,实现文化与乡村的多维链接,逐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赤石乡党委副书记刘鑫说。

  在赤石村,记者看到一处经改造的旧屋墙面上绘着一幅爱心图,爱心中间印着一枚党徽。在党徽周围,分布着1921、1945、1949等关键年份,共同构成了一条时间轴。“墙体本身就是记忆的载体,生活痕迹附着其间,这个作品名为《红色印记》。”刘鑫说。

  像这样的作品,在赤石有很多。从形式到内容,都能看出艺术家的巧思和对红色热土的感知力——以地下交通员送信为灵感制作的红色书信墙“我们给党一封信”,由村民曾使用的“二八大杠”自行车、粮斗等组成的“婚姻记忆的容器”……村庄给予艺术家丰富的灵感,艺术也增添了红色村庄的活力,赤石“浪漫婚纱”风景线以全省第二的高分,成功晋级省级精品示范道路。

  “在赤石开展摄影创作的过程,也是一场对红色乡村的探索之旅。”云和的一家摄影馆负责人在了解赤石丰富的红色资源后,立即与乡政府合作,推出摄影项目与当地民宿、餐饮打包成“套餐”,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拍摄。

  2021年,全国各地到赤石打卡美食和摄影的游客为全乡带来了超过1000万元的收入。如今,行走在村庄里,仿佛置身于自然与艺术相交融的开放式摄影棚,绿水青山中无尽的红色素材,正通过摄影镜头,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来源: 丽水日报    | 撰稿:张李杨 吴梓嫣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