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也是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连日来,云和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迎接春节的到来。
1月15日一大早,在石塘镇朱村村,吴章隆夫妇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将已经制作好的馒头放到蒸笼中进行短时发酵,待发酵完成,又在蒸锅上叠起六七层蒸笼,两口蒸锅火力全开,十几分钟后,200多个馒头便热气腾腾地出笼了。最后,在馒头上盖上图案,整道工序才算完成。“今年是兔年,我盖的‘章’是吉祥兔,大家都喜欢,代表吉祥如意,‘章’是红曲粉制作而成,健康可食用。”吴章隆说,过年蒸馒头代表蒸蒸日上。
纯手工制作的朱村馒头,工艺十分讲究,吴章隆夫妇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古法制作。记者从吴章隆口中了解到,对朱村馒头心心念念的并不止是云和本地人,还有不少周边县市的市民前来购买。这段时间,吴章隆夫妇每天都要做2500多个馒头。
与此同时,村民吴焕春忙着晾晒刚做好的的土面,风一吹过,就透着淡淡的面粉香。“每年过年,我们这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吃长面寓意长长久久、幸福美满。”吴焕春说, 石塘镇的朱村手工土面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虽说加工工艺简单,但是特色鲜明。村民用山泉水和面,面粉不发酵,搅拌好之后直接压成面皮,最后面皮被拉成一条条粗细均匀的面条。面条劲道爽滑,不易糊,所以,当地人在年初一时,都会烧一碗手工土面。
在赤石乡张源头村,许多村民开始炸煎雀、做豆腐泡,村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在张源头村村民刘美英家里,大家轮番举着木锤,“嗨哟嗨哟”地使劲打着麻糍。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捶打,香甜的糯米变成了热腾腾的麻糍。除了麻糍,在云和,煎雀和豆腐泡也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传统美食。刘美英告诉记者,制作煎雀的主材料比较简单,就是番薯和糯米粉,把煮熟的番薯与准备好的糯米粉搅拌,工序就算完成了一半。煎雀虽然制作工艺简单,但味道香甜可口。
现场,刘美英被前来等吃的“吃货”们团团围住,新鲜出炉的煎雀和泡豆腐香味四溢,引得“吃货”们垂涎欲滴、啧啧叫好。刘美英告诉记者,煎雀和泡豆腐不仅是春节的待客之物,也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物。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就着这些美味的本土年货拉拉家常,别有一番滋味。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 撰稿:兰荣霞 叶张敏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