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累了,别硬撑。驾车出行,安全第一。疲劳驾驶,害人害己。”5月8日上午,在浙江丽水的G235国道景宁公安交通联勤警务站,交警正忙着向进站休息的货车驾驶员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面对面开展安全驾驶知识讲解。“现在,有了警务站,不仅解决了长下坡的安全风险,还贴心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休息的地方,出门在外,心里踏实多了。”货车司机夏师傅感慨地说。
雷青君/摄
景宁畲族自治县公路里程数2045公里,山区公路占比达96.1%。G235、G322两条国道是打通山区县域发展的经济“主动脉”。其中,龙井隧道至凤凰桥路段33.4公里均为长下坡,途经该路段的货车因长时间刹车,会影响车辆刹车性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针对山区道路里程占比高、长下坡路段安全事故多发的情况,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紧扣“人、车、路”要素,精准发力科技应用、部门共治、勤务机制、精准宣教等组合拳,探索构建长下坡“四维前移”智治工作法。工作开展以来,景宁重点路段自2020年4月至今实现“零亡人”,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3.3%,“万车死亡率”连续3年下降。
“景宁公安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重点路段问题隐患整治,全力以赴防事故、保安全、护畅通,努力为打造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样板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景宁畲族自治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戴积光表示。
据了解,景宁公安推进部门共治前移,目前已建成G235、G322景宁公安交通联勤警务站,联合交通等部门派驻力量18人、24小时保持6人在岗执勤,为过往车辆及驾驶员提供加水降温、停车休息、宣传教育等服务。同时,联动交通、建设等道安委成员单位,完成“五个一”微改造和“千灯万带”工程,累计整治交通隐患110余处;联动交通、气象等部门,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保障恶劣天气道路畅通。
为推进科技应用前移,景宁公安通过技术创新、多跨协同,对长下坡路段疲劳驾驶进行精准监测,以语音播报、路边LED屏等,提醒驾驶员及时前往联勤警务站休息。
“坚持勤务机制前移,我们牵头组建成立执法办案队、巡逻队两支队伍,实现办案更专业、管理更精准。创新“白+黑”勤务机制,实行24小时巡逻,强化G235周边景文高速、农民创业园等工地工程车管理,严查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叶卫民介绍。
雷青君 摄
在推进精准宣教前移方面,景宁公安深化“柔性执法”工作,定期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企业宣教指导;面向乡镇村,牵头组建“畲银宣讲队”“女子骑行队”“少年交警队”等队伍,开展精准宣传。其中,“畲银宣讲队”由退休老干部和交警警力共同组成,共有8个组300余人,每逢重大节日、农忙时节,“畲银宣讲队”举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集市,以老年人能懂、易懂的方式开展宣教活动。
平安、畅通的交通“主动脉”架起了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通途”。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奋力打造全国民族地区、全省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特色样板。全县GDP从10年前的10.3亿元增长到93.24亿元,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3133元增长到26139元,增长了8.3倍。
来源: 中国网 | 撰稿:通讯员 王豪 刘建勇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