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你是否还记得赛场上夺冠时刻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是否还记得场馆内频频触发共情的一首首BGM(背景音乐)?是否还记得各个场馆“小青荷”忙碌的身影?这场宏大的盛会给人们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在过去的16天里,来自丽水山区的技术官员也身处亚运赛场第一线,“零距离”感受着来自体育竞技的魅力。
“当我赛后激动地向恩师、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管健民老师祝贺时,管老师滋味深长地说‘我们就是打造中国硬汉精神’,令我终身难忘。”丽水学院教师韩长良说,他担任本届亚运会跆拳道项目国内技术专员。比赛过程中,中国队比分多次反转,赛场气氛紧张,但最终中国跆拳道队夺得5金1银2铜和男子跆拳道亚运首金的历史最好成绩。作为参与并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亲历者,韩长良感到非常自豪。他表示,本届亚运会中一些技术改革和竞赛理念,新的赛制和判罚标准,对他来说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会把这些收获带到未来的课程和培训中去。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要让学生们知道,喜欢一件事情就去学习它、坚持它,做好细节,并把目光放长远,总有成功的一天。”来自青田中学的高级教师夏语冰在本届亚运会担任五人制篮球赛技术官员,这次亚运经历让她感受到细节之处见用心:统一进场、统一坐下,统一起立和退场,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表示,未来在教学中将更注重引导学生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紧抓细节,以做好为傲。
那一瞬间,热泪盈眶。在中国攀岩队获得男女速度接力赛冠军的时刻,毛伟芳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攀岩人都在等待这一时刻。”毛伟芳来自松阳县民族中学,是本届亚运会攀岩项目国内技术官员。这次比赛下来,她对运动员的“选材”有了新启发。“攀爬能力、技术技能都可以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毛伟芳说。在她看来,此行不仅能够向业内的国际、国内裁判学习业务知识,还能够学习到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的态度,从而不断提升自我。
小学教师和杭州亚运会,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关键词却碰撞在了一起。来自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的刘伟春在本届亚运会担任五人制篮球比赛项目技术官员。“从不会到会,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他说。从接触新的电子记录表,到极短时间熟练使用,刘伟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亚运赛场上,中国女篮对抗日本女篮,中国“铿锵玫瑰”散发出的精气神让刘伟春感到震撼。
9月30日晚,百米飞人大战上演,中国选手葛曼棋和谢震业分别在女子和男子100米决赛中夺得金牌,来自丽水学院的陶初锋老师近距离感受了激动人心时刻。“我会把在亚运会上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作为本次杭州亚运会田径热身场地主管,在执裁过程中,陶初锋亲眼见证了中国田径队19枚金牌的诞生。
在亚运会田径比赛期间,来自青田中学的张小红担任检录处裁判。“在工作期间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觉自己的英语口语还有待加强,与各队教练员、运动员沟通起来,还有一些费劲。”张小红说。从杭州回来以后,她仍继续学习英语,积极准备迎接接下来在亚残会上的工作任务。
璀璨历史由一次次瞬间构成,无数的碎片汇聚成宏大的时代记忆。杭州亚运会之于来自丽水的技术官员,既是施展才华的国际大舞台,又是耕耘雄伟未来的广阔天地,这些来自丽水不同学校的老师们,用亚运经历播种着希望,启发着未来。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见习记者 王啸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