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丽水 新闻详情 A- A+
一人一技 增技增收 技能共富 丽水千方百“技”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山区样板
发布时间:2024-03-25 10:49:54    

  “既能靠手艺赚钱,还可以把长粽技艺传承下去,现在日子很有奔头!”昨日,在浙江遂昌原食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遂昌长粽非遗技艺传承人张冬梅激动地说。

  凭借一手好技艺,张冬梅一天能做两三百个粽子,多的时候每天收入能达到500元。当地通过撬动箬叶资源就地转化,实现箬叶长粽工坊链式发展,为1200多位“长粽师傅”提供“技能变现”岗位,去年长粽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如今,在丽水,技能不仅赋能青瓷、宝剑等传统技艺,将“泥饭碗”升级为“金元宝”,同时,还通过技能打响特色人才品牌,让“青田西餐大师”“松阳茶师”等技能人才站上产业发展的“C位”。

  当前,丽水正着力构建完善的技能培育体系、技能创富体系和技能生态体系,加快形成政府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新形态,全力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山区样板,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技能人才是共同富裕“扩中提低”改革的关键群体。针对山区资源“低小散”的现实条件,丽水率先出台市级层面的关于深化培养技能型干部、建设技能型乡镇的决定,形成共富技能学堂、技能百事通等一批实践成果,实现技能型社会从“零散抓”到“统筹抓”。

  通过统筹市县资源,丽水打造出“市区为主、辐射市县”的旗舰型技能培训阵地,成立丽水匠心学院、中欣晶圆半导体工匠学院等一批全市性技能培训平台,把丽水“农三师”与技能人才培训评价相贯通,累计培养认证4500余名技能型干部。

  “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全国技术能手,是职业技能改变了我的未来。”去年,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景宁民族分院的林宇翔同学在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中夺金,成为全市首位国家级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

  在校即取证,毕业即就业。景宁以提升全民技能、构建技能型社会为引领,积极链接省内优质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依托职业院校教育、集训等资源,有效推进人才“学历教育、技能培养”双路径融通发展。

  近年来,丽水把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同9县(市、区)特色重点产业相结合,打造“一县一品”的发展格局,带动产生54.8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增技增收。

  在赋能传统技艺上,推进“丽水三宝”(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和青田石雕)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大典,自主开发龙泉青瓷拉坯、刻花等35项省级专项能力考核规范,有力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庆元从竹木、铅笔、食用菌等主导产业中遴选了20余名机械维修、产品设计、网络营销等紧缺型专业技能人才,分门别类建立人才数据库,以人才共育共享解决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共享人才”已为120家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在加强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上,丽水全力营造技能人才“有上升通道、有政治荣誉、有社会地位”的良好生态,让技能人才的口袋更鼓、职业发展通道更畅通、“崇尚技能”新氛围更浓厚。

  缙云紧盯产业技能人才选拔培养需求,打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为其搭建成长平台。2023年,全县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家,开展职业技能大赛13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3615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03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801人。 

来源: 丽水日报    | 撰稿:通讯员 周力波 毛凌云    | 责编:陈晓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