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宁波 新闻详情 A- A+
三位村民和一条“教授路” 宁海葛家村的实验,让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19-12-25 10:51:19    

     何谓乡建艺术?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研究课题。袁小仙、葛万永、葛品高是这个课题实验的“代表作”。3位普通村民如何能走上大学的讲堂?故事要从今年4月说起,丛志强带着3名研究生迈进宁海葛家村,带着设计乡村的想法。村民们满腹狐疑,扔给他一条最破烂的路:你去试试。不曾想,就是这条路,带着3位普普通通的村民一路走上北京高校的艺术讲堂。
     就如袁小仙新换的造型一般,刚溜走的2019年成就了这三个村民。村妇袁小仙的玩偶艺术馆开张了,“包工头”葛万永被争相邀请援建其他村庄,服装老板葛品高的老房子里开出了酒吧,他找到了以商业资本回归小村的路径。他们都拥有了同一个身份——乡建艺术家。
     教授回去了,3位村民就像颗种子留在了乡村的土壤里。这颗种子的发芽始于“一条路”,这路不长也不宽,只有200多米,却藏着村民几十处艺术代表作,凡村里来客,必到此一游。路口竖着一块石头,上刻:教授路。

     这条“教授路”,以前并没有名字。
     每天,葛万永从村外回家都会经过这条路,4月3日那天,丛志强教授也是沿着这条路,一步步踏进葛家村的。当时正在承包工地干活的村民葛万永,被村委会主任葛太峰的一个电话喊回来,全村紧急商量教授进村搞艺术的事
     “艺术?”葛万永心里直犯嘀咕。年初,他的工地正赶工期,忙都忙不过来,而且,他不觉得艺术跟他和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只想着打发一下教授,别太折腾就好。
     葛家村藏在沿海群山之中,偏僻落后,这几年乡村振兴,村容村貌虽改变了不少,但角角落落里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依旧拖后腿,这些“死角”也困扰着现下许许多多的乡村。之前规划设计人员没少来,住几天走了,留下厚厚的一本“规划设计”,村里谁也看不懂。葛万永认定,所谓“教授搞艺术”大概也如此,于是他到村里找到这条又破又烂的村道,因为几个转角处都是破损的老房子,垒满杂物,所以村里人都绕道走。“这条路用处不大,弄不弄得好都没关系!”于是,全村几乎心照不宣地把这条路扔给了北京来的丛志强。

1577241965262_5e02cd6d159bb83f72ff230c.jpg
村民葛万永


     干之前,教授打算先给村民讲讲设计和艺术,1600多人的村庄好容易凑了26个“学生”,袁小仙平日里摆早餐摊,还算空闲,就被抓了“壮丁”。可她是真的听不懂什么线条、什么构图配色,她很快就打起瞌睡。“村里把教授的伙食放在我家,客人我总得讨好着点吧!”她不敢跟别的村民一样偷偷溜走。
     第4天,村里男男女女就被分成了两组,女的做手工艺术,男的动工改造路。村民葛品高家的祖宅就在这条路上,自然而然被摊派了活计,他不得不回村“出工”。葛品高手上掌管着三四千万元产值的服装贸易公司,平时满世界跑,每每看到那些美丽如画的诗意乡村,就会想起自己村里这条烂路。“路两旁老房子集中,都是村民的宅基地,虽然有的倒塌了,有的空置,却都拆不了,动不了,如何能发挥出新价值?”他对教授的到来,带着某种期待。
     跟在教授身后,葛品高一言不发,只是格外认真地听他讲设计。走到路中段一口古井处,教授停了下来,静静地打量着四周破旧墙壁,转身说:“这破墙不用拆,贴上布艺勾出画框的样子,用破旧营造古朴感。”葛品高仿佛一下子被点通了,他快步凑上前,指着不远处那块瓦片墙边的卫生死角,问道:“这里能不能借鉴我在日本看到的枯山水,瓦片、石子都能用起来,会比现在干净整齐多了!”虽然最终的效果心里没底,但那时他满脑子里想的是在农村遍地的老房子上找到一种破与立的平衡。
    
     一条村路的改造持续了数月,硬件落地后,妇女们的手工派上了用场。
     袁小仙蹲在祠堂的一角,对着一堆堆几乎是扔进来的破衣服、旧被单,心里直犯嘀咕,应教授召集,几乎全村的“破烂”都集中到了葛家村祠堂,看得她一脸嫌弃:“这是哪门子艺术,不会真是骗子吧?”
     布上缝缝补补,对袁小仙来说并不难,出嫁前父母就请了裁缝师傅上门教她女红,这是江浙农家普遍的习俗,所以葛家村并不缺巧手。

1577241965282_5e02cd6d159bb83f72ff230d.jpg
村民袁小仙


     袁小仙在教授指点下,拿旧衣物和床单拼出各种长长短短的布条,这费了她好几天工夫,可她觉得这又破又丑。接下来,布条编成麻花辫,教授说这样就是“树根”的样子了,可她咋看都还是那根布条。几十条“树根”在大伙的努力下扎成一捆,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这像什么,她觉得确实有点像教授所说的大树桩,越看还越像。
     乡村习以为常的女红竟能做出教授口中的艺术作品,袁小仙第一次意识到艺术不只有高大上的东西,她这双普通的手甚至村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变“魔术”。
     “教授,我还能做点别的什么吗?”这天,袁小仙蹭到教授旁边,鼓起勇气请教。她讨回的是一张图纸,上面画着大象布偶。她依样画葫芦开始缝制,哪里不懂就拿着图纸问,鼻子、嘴角的转角弧度最难做,她试了3天,才做出第一件作品。
     袁小仙的作品被教授点了赞,她逢人便炫耀。村里人都议论,袁小仙着魔了,成天捣鼓玩偶。这也许就是人对美的天生渴求,一旦激发出来,便能生成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而当越来越多这样的艺术创作在这个小山村里蔓延时,村民内心涌动起了微妙的波澜,包括葛万永。
     葛万永家的庭院有几十平方米,堆得乱七八糟,他琢磨着请教授出出主意,也能整出一个作品来,好在村里挣些面子。
     整整三四天时间,葛万永就泡在村子里捣鼓。在教授建议下,他动手在院子大桂花树下刨圆环的坑,铺上木条,做出古朴的圆椅。院子右侧成片的大空间设计成小茶坛,堆出略微起伏的小坡地……这些听起来很有设计感的东西用的都是村里现成的材料,河里捡来小石头铺地面,山上砍来毛竹做装饰,可越干,葛万永心里越疑惑,院子看上去还是有些“土”,感觉没啥特别的。
     疑惑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很快葛万永的院子被脚步声唤醒了,仅半年间,5万多人次的参观者涌入了葛家村。“来的人都说有艺术感。一个人说,我不信,一千个人、一万个人说,我慢慢就信了。”葛万永开始意识到,他以为“土”的东西,恰恰就是最适合乡村的艺术,艺术的介入需要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
     人来人往,也在葛家村人的心里埋下了自信的种子,全村130多人陆续加入了这场艺术改造,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只有10岁。

     种子一旦萌芽,就具有了一种天然乐观的属性。
     最近,葛品高几乎每天往返于宁波城区与葛家村之间,早上从宁波赶到葛家村,夜里再披星戴月地赶回宁波,为的就是在葛家村里搞设计。
     “搞艺术,我不只想让村子变好看这么简单,更想通过老宅变身,找到美丽化成效益的路径。”走出去的农村人,走到哪里都与乡土相牵挂,而葛品高觉得,艺术介入乡村,让他想得更远一些、更深一些。
     葛品高的童年就在村子里度过,村子穷,家里也穷。那时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每个星期天可以到村东头一个老爷爷家里看小人书、连环画。大学毕业后,葛品高自己创业,经营药店,后来又开起连锁品牌服装店。“我现在是赚了些钱,我觉得有责任为村里的人提供一个看书的地方,丰富他们的生活。”葛品高将自家二楼50多平方米的空间进行改造,打造成一间乡村图书馆。这个乡村图书馆成了村里40个艺术共享空间之一。

1577241965301_5e02cd6d159bb83f72ff230e.jpg
村民葛品高


     葛品高还有间老宅,50多年前建的,石头垒的墙,木头架构,如今已破旧不堪。位置刚好就在“教授路”上。“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样的老房子还能做成什么?”正巧,他听说宁海县城一个老式的酒吧倒闭了,正在处理音响、吧台椅等旧物件,他来了灵感,何不学习丽江、西塘经验,将老宅打造成一个酒吧?
     那天,葛品高雇了拖拉机,从倒闭的酒吧一车车运回旧物,只要一听说哪里有老房子拆迁,他便开着宝马车去捡破烂,现在挂在自己酒吧里的木窗,便是他捡回来的宝贝,整个老房子改建花了不到5万元钱,现在这里成了村里人流最大的地方,10月份营业额上万元,平时每月也有六七千元入账。
     艺术给小村庄擘画了另一种可能,也给这里的每个人提供新机会写就自己的诗与远方。
     就在几天前,离葛家村并不算远的毛洋村村干部敲开了葛万永家的大门,邀请他帮村子设计设计,还开出了每天400元工资。这对葛万永来说是个全新的尝试。“自己做不需要全盘考虑,做出来再修修改改,但接别人的活,每个设计都要画图纸,每个节点打造什么样的东西都要想好,还要附上价格。”这对于一直只按设计图接工程、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包工头”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为了这个工程,葛万永是铆足了劲,天天晚上画图纸,做预算,光设计就做了11张图纸,他越来越相信,乡村与设计的融合,能让他走得更远。
     袁小仙以前觉得自家的院子住着不错,可如今却觉得不够美了,艺术激活了村民审美的眼光,而这种审美必将在乡村生活里凸显出来。
     现在,袁小仙一空下来就思考“艺术品”,有时做到凌晨二三点也停不下来,她老公在一旁看着也手痒了,凭着以前做过毛竹品的手艺,做起竹制台灯、竹杯等等。袁小仙总笑着打趣老公,竹制品没卖出多少,工具倒买了很多。他们俩用这些手艺品来打扮院子,造出了一个童话般的“布偶艺术馆”。
     就这样,在2019年年末,葛家村在这条最破烂的路上收获了40个艺术共享空间、200多个文创作品,有人喜欢坐上“人大椅”聊家常,有人常在艺术石墩前玩耍,也有人琢磨着再添点艺术景致……路的美还在延伸,每个村民都在艺术的诗与远方中找到自己崭新的人生。
     从此,“教授路”更加名副其实了!

来源: 浙江新闻    | 撰稿: 陈 醉 通讯员 陈云松 徐铭怿 陈敏华    | 责编:盛秋晔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