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宁波 新闻详情 A- A+
月均18件,为什么越来越多涉外海事纠纷选择到浙江解纷?
发布时间:2024-05-14 10:15:20    

  近期,宁波海事法院院长杜前担任审判长审理了一起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船舶碰撞纠纷,一审宣判后,实实在在的办案效果赢得了外国当事人的充分认可,两外国船东均服判息诉,展示了浙江海事司法的国际影响力。

  宁波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主要包括浙江省所属的港口和水域,公正、高效的涉外海事司法服务,对于开放大省浙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越来越多海事纠纷当事人主动选择宁波海事法院管辖。尤其自去年7月宁波海事法院创立全国首家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来,共新收涉外海事纠纷206件,月均18件,标的额约7.4亿元,调解成功123件。

  为何越来越多国际商事主体选择到宁波海事法院解纷?“以公正、高效、可预期的涉外海事司法服务,为海事司法和浙江法治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认同和尊重,吸引更多国际商事主体向浙江集聚。”5月13日,宁波海事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高素质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培养相关经验做和工作成效,宁波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聂纵在会上如是说。

  典型案例,彰显浙江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

  浙江的经济外向度超过60%,外贸货物海运出海产生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中出现的涉及保税燃料油加注等纠纷,义乌“买全球、卖全球”中常见的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以及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类型纠纷……

  这些纠纷的妥善化解都离不开海事法院的涉外海事司法服务。“因为海事法院是国际化法院,可以通过化解涉外纠纷维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宁波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聂纵说。

  从一批典型案例中,也能看出浙江海事司法的公信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4月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3年度浙江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十大典型案例,宁波海事法院2起案例入选。

  其中一起案件为,2021年7月,舟山某航运公司所有的“新舟星”轮在印度尼西亚芝格丁港锚泊时,被马绍尔群岛某船舶管理公司光租的巴拿马籍外轮碰撞,造成船艏及右舷受损,“新舟星”轮在当地临时修理后返回国内。随后舟山某航运公司向宁波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船舶修理费、船期损失等各项损失160余万美元。

  其实,按照相关规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法院,以及我国宁波海事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对该起事故纠纷均可取得管辖权。双方一致选择宁波海事法院管辖,并主张适用我国法律解决争议。

  最终,经调解后,原被告达成120余万美元赔偿款的调解协议,该案也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工作报告。在达成和解协议的现场,联系人对法官说:“你们的调解工作非常给力!”

  积极履行海事司法职能,不断健全国际海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健全海员维权服务协作机制,提供“立审执一站式”诉讼服务,持续保护涉海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审慎审理新类型海事海商纠纷,依法护航运企业健康发展……一项项“给力”的海事司法服务,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推动涉外法治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培养专业人才,六大工程全链条发力

  要提供公正、高效、可预期的涉外海事司法服务,关键在人。

  涉外法治沙龙,是宁波海事法院推进高素质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既是涉外法治‘朋友圈’的聚会,也是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打造工作的经验交流会,为进一步壮大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凝聚浙江涉外法治工作合力创造了平台”“希望宁波海事法院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今年3月,宁波海事法院举办的首场涉外法治主题沙龙活动上,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干货满满。

  今年以来,该院已举办两期涉外法治沙龙,邀请各单位共同探讨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均受到与会各方的赞誉。

  那么,什么样的人称得上高素质涉外海事审判人才?“在我院建设‘一讲四’即‘讲政治,懂法律,懂航运,懂外贸,懂外语’人才队伍总体目标要求下,全力打造五个一流‘模范型’涉外海事审判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经略海洋一流、开放理念一流、勤廉担当一流、专业本领一流、政治忠诚一流的MODEL涉外海事审判专业人才。”聂纵介绍。

  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宁波海事法院推出了六大工程20项具体培养举措,统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选育管用爱’各环节工作,通过六大工程全链条全过程发力,力争到2033年此类人才总数达到100名。

  这样的人才,在专业本领方面,不仅要有过硬的法学功底和法律实战能力,还需要具备跨领域、跨学科专业知识,通晓国际政治、国际航运、国际经贸、海洋生态等多方面规则。

  4.2023年7月,宁波海事法院邀请国际船东互保协会驻中国办事处人员到院开展“走进浙江”见面会,向国际航运界推介具有引领力的浙江海事司法裁判规则。.jpg

  宁波海事法院邀请国际船东互保协会驻中国办事处人员到院开展“走进浙江”见面会,向国际航运界推介浙江海事司法裁判规则。通讯员供图

  因此,培养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比如定期组织开展涉外海事审判人才轮训,依托宁波海事法院与大连海事大学、宁波大学共建的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项目,共享学术资源等。我们还向高校优秀博士等提供挂职实训机会,对于提升高校实务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们还与省海港集团建立港口实训机制,连续多年派遣法官和法官助理到港口一线见习,提升法院干警的实操技能和企业人员的法治水平,实现两家单位的双赢。”宁波海事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兴明介绍,对于新入职的年轻干警,宁波海事法院还采用了“导师帮带制”等,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

  目前,宁波海事法院在编干警最高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占比73.6%,法学专业占比87.5%,其中46%的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涉外法治人才储备年轻化、专业化趋势不断凸显,一个人才梯次完备、年龄层次合理、队伍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涉外审判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周文丹 通讯员 王舜毕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