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浙江新闻 新闻详情 A- A+
浙江48名考生为了当老师作弊 今后怎么教书育人
发布时间:2015-11-26 16:42:41    

  近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一则《关于2015年11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违规处理公告》,阅读量过万。

  公告显示,有48名考生被省教育考试院认定有违规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理。

  考生的违规行为各有不同,其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有15人,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11人,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4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17人,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行为的1人。

  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款、第九条,考生以作弊的不同严重程度,拟处理意见分别为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或本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等。

  既然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应该是有未来从事教育行业的规划,但即将为人师表者,却出现携带设备、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材料等考试作弊行为,不能不令人哗然。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近两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非常热门,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

  以杭州市为例,今年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达1.4万人,和今年杭州市的高考考生数量已经相仿。“毕竟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门槛没有高考高,没有户籍限制,所以也会出现地区集中现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作者,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属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全国性考试,属于新修正的刑法里规定的、11月1日起考试作弊要入刑的考试类型之一。当然,并不是所有作弊都会入刑,只有大规模团体作弊和替考等恶性作弊才会入刑,“公示里的作弊情节较轻,这么多人考试,只要没有大规模和恶性作弊,有一些情节较轻的作弊都属于正常范围。”

  “这还只是个公告,在公告之日起7日内,考生可以向省教育考试院陈述和申辩。公告期满后,省教育考试院可以依法作出正式处理决定。”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浙江的考试违规率一直是全国考试违规率最低的省份之一。而且因为如今监考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作弊率也是维持在历史低位,逐年下降。比如今年的新高考首次学考选考,作弊人数最终为4人。

  【浙江新闻+】

  诚信缺失 有脸为师?

  浙江新闻客户端评论员 严沁

  秋冬交替,临近年底。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许多考试“开锣”、人们准备摘取硕果的时节。

  但是,一则“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违规”公告,让人惊愕之余也陷入了思考。

  教师与考生,这两种身份在这场考试中重合,碰撞出的并不是惊艳的火花,而是“违规”的遗憾。

  考试,是社会运行环节里的一种规则。考试的形式与本质,决定了这一规则既要求考验个人的能力,也要求考验个人的诚信品质。

  传道解惑,立德树人,在人们眼里,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园丁”和“灯塔”,为孩子灌输营养,为孩子指引方向。

  纯洁而神圣的身份,注定了这个行业需要有高标准的自我需求。但是,这48名考生被认定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有违规行为,这无疑给他们的准教师身份,裹上了黯淡的色彩。

  近年来,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针对考试作弊屡出严规,但一些人依然铤而走险,甚至出现找人替考的行为。更有甚者,在考场内外勾结,大肆“组团”作弊。今年9月,宁波一级建造师考试共查处违纪21起,其中利用无线接收器作弊的占了大多数。10月17日至18日,温州执业药师考试现团伙作弊案,两名嫌疑人被抓获。更早些时候,宁波甚至还出现了有人纽扣内装摄像头,在驾照考试时作弊的案例……

  就在本月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开始实施,新增了多项入罪罪名,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

  这一举措从法律层面入手,剑指考试作弊,值得社会公众“点赞”。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作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也要求我们在法律之上更崇尚道德和自律。

  考试违规现象屡屡出现的背后,凸显的是诚信缺失。从根源上消除考试作弊现象,仅靠法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健全社会层面的诚信体系,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这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培养诚信品格,学会走一条坦坦荡荡的人生之路。另一方面,既然法律已经出台,就应当被严格地执行,让在国家考试中的“失信”之人获得应有的惩处,树立司法威信,增强震慑效应。此外,还应把考试违规、作弊等纳入到公民的信用体系,加大考试违法违规的信用成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各个学校的期末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将陆续开始。厚积薄发在此时,人们回首过去的一年,都希望是自己收获的一年。收获,需要我们付出真诚,付出劳动。

  希望有一天,人人都能有诚信意识、道德自觉,那时,考试作弊“入刑”也就再无用武之地了。

来源: 今日早报    | 作者:纪驭亚    | 责编:邹婧颖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