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绍兴 新闻详情 A- A+
历史和现代的碰撞 新昌烟雨中镜岭寻三美
发布时间:2020-05-11 10:24:07    

   赏美景,吃美食,住美宿,是去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很值得做的美事。

  特别是在细雨天。那时候人少,你可以不用爬山,就看着烟雨的山峰,江里的涟漪,古道上的苍苔,老屋挂下的雨帘,还有唐诗之路上的诗人们,他们行吟着诗句,如同仙境里走来。

  但镜岭又是实在的,充满了烟火味的,你再看,灶头里的清蛳、溪鱼,玻璃杯里翻腾的青绿佛茶。

  冒着雨,我走了镜岭的三个村庄,它们各有特色,是小镇美的代表。

  诗意之美

  镜岭镇里有镜岭村。

  像人一样,一个好地方,应该有一个美名。镜岭,这个名字,就是诗意的,是山和水的汇合,像极了一首山水诗。在雨天,这种诗意就更强了。

  镜子总让人想到水,山岭倒影在碧绿的水里,像是在一面镜子里。现实里的镜岭,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叫镜岭,另一种说法,是和一个人物有关。

  那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浙东沿海遭倭寇侵扰。戚继光临危受命,调任浙江参将。

  据说,为了扩充兵力,他在义乌招募新兵四千余名,并亲自率领奔赴沿海前线。可是,到了新昌穿岩十九峰下,士兵看到山岭上边,不知谁掉了金条,有的人看到,就不愿意走了。

  戚继光指着金条和士兵说:“这是我撒在地上的假金条,目的就是测试你们有没有贪财之心。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天职。只有不贪财,才能杀敌不惜命。”

  为了纪念戚继光,有人称此岭为“金岭”。“金”“镜”同音,故而亦称镜岭。

  对于美好的地方,人们都会给予一些传奇色彩,真也好,假也罢,似乎也不重要。就像镜岭。这样有历史的地方,总会有很多故事。

  《新昌县志》载:“县西五十里镜岭,为通台温之孔道”,“孔道”,就是必经之路。说明它的位置很重要,与嵊州、东阳、磐安二市一县接壤,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它是在一条黄金旅游线上。

  你可以想象,在唐代,诗人们衣袖宽宽,喝着酒,饮着诗,乘船而来,一路遨游,被后人称为唐诗之路,而到了宋明时期,诗人走的少了,更多的是贩夫走卒,行经古道,经商贸易。

  古人们在烟雨里聚集,又在烟雨里远去。

15891590276493352612569316436713.jpg

  市井之美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市井的山水小镇。

  风景,是雅庄村最大的财富。穿岩十九峰就在这里,其因赤壁丹霞峰丛壮丽而闻名遐迩,为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荡之奇”。

  背靠十九峰,村前是蜿蜒东去的澄潭江,这个村庄,自古以来就安逸地生活在开门见青山的美景里。

  特别是烟雨天,云雾缭绕,像是仙境。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这里,寻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这些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民宿,成为撬动这个村庄蜕变的资本,成为一个蓬勃的业态。

  现在,你走进村庄,可以听到装修改造的声音,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忙着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

  村民邹梅莲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5年,她和张继芳从为游客烧点心起步,一步步将生意做大,从最简单的卖杂货,发展到为游客提供农家菜服务,浓厚的农家味吸引众多游客光顾。

  村民们看到“吃农家菜、住农家房”也能赚钱,纷纷投身农家乐经营。

  2016年,飞龙栈道投用后,村内慕名而来投宿的散客不断。村里“包吃住”模式也逐步往“包吃好包住好”的模式转变。这是一次华丽的蜕变。

  随后,民营资本也开始不断涌入,当地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500余万元,雅庄村闲置的村小学摇身一变成为高端民宿隐峯麓栈。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弯碧水一条琴”,坐在这家民宿里,看山,看水,想走也不肯走。

  隐峯麓栈的进入,为雅庄村低端民宿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范本。随后,如“鲶鱼效应”般,村里五峰小舍、缘分雅庄、张小姐的小洋楼等中高端民宿接连开张。

  风景积聚了人和民宿,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个兴旺的小镇。

15891590277726655420518964529102.jpg

  外婆坑村有十多个民族。

  风物之美

  漫长的历史,在镜岭洒下一个个古村落。它们各有特色,比如西坑古村,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古村里有不少明清建筑,尤其是古台门群保存完好,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很多人去那边,是为了寻回记忆里的古村模样。

  镜岭溪西村,也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它位于澄潭江上游。一到春天,溪西村的李花染白了山野。

  村口有着300米长的古树群,村南紧靠着风景秀丽的螺丝山,东、西、北三面环绕着清澈的镜岭江,清山秀水。

  江水悠悠,清澈无私地孕育了种种江鲜。清蛳和溪鱼,就是其中的代表。

  因为江水太清了,这里的鱼鲜,吃起来也是非常干净,口齿之间,没有一丝的泥腥味。清明前后的清蛳是最好吃的,村人会结伴去摸蛳,摸来就在家门口,搬把小木凳,拿出剪刀或者老虎钳,慢条斯理地将蛳的尾尖剪去。

  放进锅里,只需水煮,捞起来也是干干净净,就是美味。溪鱼的个头虽然不大,但肉质肥美饱满。

  这两种外地难得吃到的食材,构成了镜岭人生活的日常。灶头里的美食,是小镇里冉冉升起的烟火味。

  这些烟火味,还有自己做的豆腐皮、玉米饼、年糕胖等。

  地处大山深处的外婆坑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外婆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江南民族村”,当年用于果腹的玉米饼,摇身一变成了深受游客欢迎的网红小吃。

  一片片金色的玉米饼,托起了村民金色的致富梦。这里,十几个民族和谐相聚,开发旅游,共同奏响了致富的凯歌。

  现在,这些特色的镜岭味道,被集中在一个新建的特产馆里,游客们可以轻松地把它们带着回家。每一种味道里,可以看见一个风物里的镜岭。

来源: 钱江晚报    | 撰稿:史春波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