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中国城市建设峰会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绍兴宜居指数位列全国第7名。
该报告是城市建设杂志社基于国际宜居指数分析标准,集纳相关城市数据,根据专业算法模拟完成。城市建设杂志社是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主办的新闻出版单位,其在分析过程中将城市的宜居性分为5个板块,分别是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环保与可持续性、城市治安与稳定、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城市治理。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并非首次因宜居而“出圈”。这些年来,绍兴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重量级荣誉,还是各个宜居城市榜单的常客。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可能有多种衡量标准,但经济实力永远不容忽视。2022年,绍兴GDP总量7351亿元,人均GDP13.75万元,已经是长三角万亿城市的重要后备力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76199元和45709元,分别位列全国第8名和全国第3名。
发展不能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这些年来,绍兴持续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从“酒缸、酱缸、染缸”到“芯片、药片、刀片电池”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全面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在此基础上,绍兴先后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PM2.5浓度降到29微克/立方米,市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从43.2%提高到100%,完成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工作。
在城市治安与社会稳定方面,绍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刑事立案、黄赌毒警情连续数年下降,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等,连续15年创建省级“平安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绍兴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全市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均达100%,实现“县县通高铁”“村村通公交”,推动社会救助扩面提标、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兜牢困难群众救助底线,人均预期寿命达82.9岁。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共享联盟·绍兴 谢兴财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