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台州 新闻详情 A- A+
温岭这位“老钱迷”60年收藏2万余种几十万枚古钱币
发布时间:2023-11-29 14:33:54    

   因为老房子拆迁了,刚搬到临时住处不久,房间还有点乱,这段时间,温岭太平街道古钱币收藏家岑钟书无心整理房间,天天埋头捣鼓他的宝贝——满屋子的古钱币。尽管已88岁高龄,但说起收藏,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的岑钟书话匣就止不住了。

  偶然迷上古钱币

  岑钟书年轻时当过兵,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担任部队文书,每天会经手很多信件。在征得收信人同意后,他就把邮票撕下收藏起来。

  复员回家后,25岁的岑钟书考入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师职业。

  岑钟书痴迷古钱币收藏,缘于一次偶然。1963年,在松门中学教书的岑钟书,在一节劳动课上带领学生去河里挖泥,无意中挖到了一条沉船。掀开腐朽的船板,船舱里竟有一堆锈迹斑斑的铜钿,足足装了两大木桶。他捡起一枚铜钿瞧了瞧,上面隐约可见“崇宁通宝”四个字,字体还挺特别的。岑钟书虽然一直坚持集邮,但对钱币知识却不太懂。他以为这堆废铜烂铁没什么用,就叫学生送到教务处。

  没过几天,岑钟书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宋徽宗时期钱币的文章,上面还印有图案。凭着记忆,他觉得在沉船里发现的铜钿,很可能就是宋徽宗时期流通的钱币。想到这,他赶紧跑到教务处,想把铜钿拿回来,却被告知已经低价卖掉了,这让他非常失望。

  就是这次的经历,让岑钟书迷上了古钱币收藏,而且乐此不疲。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收藏了2万余种版式、数量达几十万枚的古钱币,上至先秦时期钱币的鼻祖“海贝”,下至民国铜钿,涵盖历史上各个朝代。

  “古钱迷”远近闻名

  岑钟书收藏古钱币,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只要兜里有钱,他就到处去找古钱币。

  上世纪八十年代,玉环清港、楚门一带,自来水阀门铸造厂方兴未艾。铸造阀门的原材料,一般都是从各地收购来的废铜烂铁,这里面就有不少古铜钿。但铜钿因为其含铜量不高,在回炉前往往被当作杂物处理掉。而这些杂物,正是岑钟书想要的“宝贝”。

  那时候,岑钟书经常去阀门厂收古钱币,很多老板都认识他,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把几麻袋甚至几十麻袋的古铜钿卖给他。买回来后,他就彻夜挑选,从成堆的废铜烂铁中细细寻找精品。在岑钟书收藏的精品古钱币中,不少就是这样淘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岑钟书调到温岭城关中学工作。他爱收藏古钱币的事,在学生间早已不是秘密。一天上午,岑钟书在操场上散步,一名学生跑过来告诉他:有个村里一户村民家有很多古铜钿,是祖上传下来的。岑钟书当天就跑到村里去寻找,可这里有六七百户人家,到天黑也没找到一点线索。不愿放弃的他,花5块钱买了“捏手”来到一名村干部家,果然打听到了消息。当晚,岑钟书来到那户村民家,以7.5元/斤的价格买下全部古铜钿。这些铜钿都是汉代五铢钱,非常珍贵。

  岑钟书在古钱币收藏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河南、陕西等地的古董商也慕名找上门来,只要有好货,都会先送到岑钟书家,让他挑选。渐渐地,岑钟书的收藏也不再局限于古钱币,古铜镜、古陶等收藏也有不错成就。

  半世纪收藏,精品无数

  岑钟书花了大半辈子的财力和精力,收藏了2万多种古钱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先后被授予台州市首届“收藏状元”、台州市十大收藏家等称号。

  2009年,温岭市邀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3位专家,专程来到岑钟书家鉴宝。经专家初步鉴定,岑钟书收藏的大部分钱币为真品,其中五代十国乾元重宝、北宋元丰重宝、金代皇统元宝等为国家级珍贵文物。专家称赞“岑钟书所藏的西汉半两、五铢钱版式众多,十分难得,应是研究和陈列展览的好资料”。

  岑钟书展示了三十几年前收藏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十山镜”,精美的图案加上厚重的包浆,让它看起来非常特别。“《中国铜镜图典》里都没有这面铜镜的信息记载,收藏界朋友也没有见过,这面铜镜可能就是孤品。”岑钟书说,还有一枚“崇庆通宝”,《中国古钱大集》(1992年出版)标注:世上仅存两枚,参考价十万元。而在《中国古钱新品集》(2008年出版)中,这枚古钱币参考价达四五十万元。在《中国古钱大集》中,一些珍稀甚至空缺的古钱币,很多在他这里能找到。

  岑钟书说:“收藏古钱币,金钱、知识、机缘缺一不可。”他一辈子的收入几乎都花在这个爱好上了,他爱学习,“台州藏书状元”是对他最好的褒奖,而很多精品、孤品都是在机缘巧合下收集到的,所以他很相信缘分。

  10多年前,岑钟书希望办一个私人钱币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钱币,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现在的岑钟书,每天大部分时间仍沉迷于收藏。“这次老房子要征迁,正好趁这个机会给自己一辈子的收藏找一个合适的归处。假如儿孙们愿意继承的话,就让他们传承下去,我还希望捐一部分给国家,毕竟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处。”岑钟书说。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共享联盟·温岭太平街道 张鲜红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