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温州 新闻详情 A- A+
重构城市空间,温州需要一张怎样的“城市封面”?
发布时间:2024-02-01 09:57:21    

   提及“城市封面”,很多人脑海中会第一时间闪现“国际范”“时尚感”“现代味”等词语。

  纵观全国,从上海陆家嘴到杭州钱江新城,从广州珠江新城到深圳福田中央商务区,这些“城市封面”,所散发的蓬勃生机无不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些“封面”背后的城市,更是在中国的城市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强城行动”为牵引,加快建设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温州需要怎样一张“城市封面”,又如何打造城市对外形象的“封面”?

  重构城市空间势在必行

  敢为天下先、商行天下、善行天下,外界提及温州,总少不了对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的赞誉。然而,与之相较,对温州城市面貌的评价却少了许多。

  中心城区首位度不够高、城市能级不够强,是多年来困扰温州发展的一道命题。温州中心城区面积全省排名居后,与省内的杭州、宁波等兄弟城市相比,温州中心城区人口、经济总量占比相差较大。撑起中心城区这个“主心骨”,提升温州大都市区辐射带动能力势在必行。

  温州市人大代表、瓯海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主任朱建胜对此感同身受:“温州一些县市区的人买房,首选地是杭州、上海等地,而非温州市区。”

  朱建胜告诉记者,20多年前,温州进行区域优化调整时,仅仅把瑞安的个别乡镇纳入城区发展版图,步子迈得小了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曾受困于市区面积过于狭小的杭州,从1996年开始,杭州陆续推动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撤市设区等多轮区划调整,市区面积扩大至8000平方公里,跃升为长三角市区陆域面积最大的城市。

  近年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做大做强都市区主中心”等提法,在温州被频频提及。2015年,洞头撤县设区,温州市区由此向东延伸50公里,从“三区鼎立”步入“四区格局”。2022年,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四大振兴”,并将都市振兴排在首位,提出加快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

  而温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强城行动”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意见》,六大行动中,空间重构被排在首位。

  路网是重构城市空间的骨架支撑。朱建胜认为,不仅要完善城市内的路网,还要进一步缩短温州与其他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尤其是要与浙南闽北赣东之间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行网络,加强区域间的密切联系。

  扩大中心城区版图,深入实施瓯江新城等“一核十片”建设三年行动,加快中心城市“拥江面海、中心崛起、东拓西优、南联北跨”发展……重构城市空间,温州开始迈出坚实步子。

  温州需要一张闪耀“封面”

  重构城市空间,让温州的城市发展更具想象力。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本书,“封面”的具体样子,总是令人期待。“城市封面”,代言着城市繁华景况的最新高度,标记着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也承载流传千年的文脉。

  一直以来,位处瓯江黄金沿线地段的滨江CBD,被视为“城市封面”的不二选择,但在过去,这一片地区的规划、配套乃至发展进度等不及预期。

  近年来,集全市之力建设滨江CBD的呼声越来越高。“强城行动”十大标志性成果第一条,便是要在瓯江新城内,打造滨江商务区CBD总部大楼群,打造代表温州最高建设水平的“城市封面”。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层出不穷的地标建筑,外在形象往往是人们看“城市封面”的第一眼。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设计集团总建筑师项志峰指出,瓯江新城傍山依水,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阶段要注重对自然环境之美的呈现,用好“显山露水”的方法。比如宽阔水面岸边和相邻城市空间之间不宜设置过密的高大绿化带,生态优形态美的山体周围不宜布置成群的高层建筑,确保视线通廊和城市重要公共空间保持联系。

  项志峰建议,滨江CBD作为瓯江新城沿江界面的中心焦点,要鼓励建筑设计创新,要有国际视野和大师作品,呈现高端品质,并按精建精美的要求,做好每幢建筑的比例尺度材质色彩等设计,实现和谐共融,避免标新立异。并充分借用新技术、新材料,落地绿色建筑,在一些重要公共空间和建筑上灵活运用三维动画和AR技术,展示地域特色。

  “城市封面”背后,往往聚集了大量的商业、金融、服务、文化、行政等机构。杭州钱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深圳福田中央商务区等一个个鲜活案例显示, 塑造“城市封面”新形象,需要强化滨江高端商务和新产业服务功能,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业。

  如何让瓯江新城打成为温商温智集聚、人才人口汇聚的创新之核?

  温州市人大代表、鹿城区滨江街道党工委书记肖达统认为,关键是出台更多硬核支持政策,集全市之力支持滨江CBD总部企业招引工作,提升审批服务质效理,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让滨江CBD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港、总部港。并持续完善提升基础配套设施,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化管好城市环境。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滨江CBD总部大楼群、温州金融科技文化中心、温州文化展示中心、府东路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正在提速建设。山体灯光秀、城市阳台以及不久前刚开业滨江万象城等市民热衷的打卡点,越来越多。

  温州这张“城市封面”开始闪烁光芒。

  提升整体形象依然任重道远

  再漂亮的书本“封面”,也需要精彩内容作为支撑。强城,不仅在于中心城区,还要聚力全市域能级提升。空间重构,打开了温州的发展格局。

  温州提出强聚合、强经济、强循环、强品质、强功能、强文化,一体谋划都市圈、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县城、特大镇,提升绿化、美化、序化、亮化、文化、智慧化、低碳化、国际化水平,实现“中心崛起”与“全域建强”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以及美誉度,从而提升整体形象。

  这是一项比单一张“封面”要复杂许多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的改进。

  在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方晨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方晨光看来,老城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烟火气浓、人情味重,但同时缺点也显而易见——建设过早、形象老旧,区域规划不合理带来交通拥堵、绿化偏少等问题。

  如何塑造大美城市形象?方晨光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提升公共活动休闲空间品质,减少无用空地,打造公园城市,推动中心城区充满人气和活力;聚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将瓯越文化、海丝文化、戏曲文化等植入城市建设发展,将城市公共文化功能与建筑开发相融合。“比如,瓯江南岸高标准建设朔门古港遗址公园,瓯江北岸可充分挖掘瓯窑文化,改造升级瓯窑小镇。”方晨光说。

  产业创新行动是“强城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更是重中之重。

  温州市政协委员、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介梁指出,可借助高能级平台推动产业超前发展,近年来,虽然温州打造了不少高能级创新平台,但许多平台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他建议,摸清产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当前温州高能级创新平台相配套的政策还不多,不够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高能级创新平台发挥作用,要加快构建与高能级创新平台相配套的政策框架。

  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城市能级,整个城市对外形象的“封面”,才足够吸睛。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 戚祥浩 制图 陈姝彤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