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台阶,温州龙湾区只剩临门一脚。
2月2日至2月6日,龙湾区两会召开。记者获悉,2023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43亿元。
“向‘千亿俱乐部’冲刺”“新质生产力是方向”“惟创新者胜”……当谈到新一年打算怎么拼时,龙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有各的“招式”。会场内外,不论是分组讨论会,还是代表委员之间的相互交流,都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一股股拼劲正不断升腾成势。2024年,龙湾区拼什么?怎么拼?且看代表委员的思考和建议。
拼创新
经济体量是决定一座城市发展能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发展空间受限、土地财政减弱、高端要素流失等诸多约束,龙湾区何以实现城区综合实力不断晋位升级?
“除了创新,还是创新。”两会期间,“创新”二字,是记者频频听到的关键词,也是近年来龙湾区最浓的底色、最亮的特色。
对标先进,向更高处攀登。龙湾区锚定科技创新关键点,重点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眼下,当地高能级创新平台数达16家,占温州全市数量的三分之一;新培育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5家,新增科技型企业29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再捧全省科技创新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
距离迈入“千亿俱乐部”,只差临门一脚。这对龙湾区来说,是一个需要突破的新高度。新的一年,如何冲刺?
“要埋头做好创新这件事。”龙湾区政协委员、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认为,30多年来,康德莱埋头只做一件事,就是研发、生产细如头发丝的无痛针尖。“我们的针管,最细的外径只有0.15毫米,相当于普通成人的头发丝,患者在使用中几乎没有痛感。”
虽然产品已经做成行业标杆,康德莱也成了标准制定者,但张勇觉得这还不够。“我们正在跟本土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合作,要研发更细更硬的针管。”在张勇看来,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拼的是速度,也是耐力,需要久久为功。
龙湾区人大代表、温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瑞玉则建议,迈向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除了创新,还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不断取得突破,要以大招商大产业牵引全区高质量发展。
拼服务
因企业缺乏技术工人,不久前,龙湾区人大代表、浙江信得达特种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斌当了回主播。他在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针对企业“招工难”特设的直播间内,参加了直播带岗活动,仅仅15分钟,就收到10多份简历。
“拼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拼营商环境,就是要让民营企业家更有信心。”“两会”现场,李国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与会代表举例——从前是“企业找服务”,如今是“服务找企业”,企业有多少困难,党委政府就想多少办法。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李国斌深信,随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进一步落地见效,政企同心,龙湾区民营经济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透过龙湾区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注意到,当前,龙湾区正在全域掀起一股营商环境向一流的建设热潮。紧扣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建立区级、街道、园区三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增值服务矩阵,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和高效解决问题的闭环工作机制;主动靠前了解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服务,首批推出十大特色增值服务场景,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数据得地、企业合规指导、工业项目投资促产等。
优质的营商环境,让龙湾区招商引资更加“如虎添翼”。2023年,全年集中签约23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90亿元,新开工项目64个,竣工投产38个,完成投资额50.74亿元。
“营商环境,还远没有到天花板,建议继续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龙湾区政协委员、浙江和乐律师事务所律师季昌泽认为,“加”,就是加大涉企制度优质供给;“减”,是减轻企业不合理的负担;“乘”,是放大法治服务乘数效应;“除”,则是预防消除企业法律风险。
拼人才
城市发展,必须有人才支撑。近年来,龙湾区依托科研资源,充分整合创新要素,有效集聚高层次人才近万人,顶尖领军人才84名,总量稳居温州市第一。
龙湾未来发展,离不开全球优秀青年人才的聚集。人才聚则动能足。如何让青年人才近悦远来?
龙湾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联动推进人才友好型、职业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全面落实“人才新政40条”,办好人才服务“十件实事”,着力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创新创业之区。
“要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服务,创造有利于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吸引人才走进来、留得住”“让人才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建立健全奖励分配和人才激励制度,将人才的收入与业绩、贡献挂钩,使人才价值真正得到体现,以最大诚意留住人才”“拓宽和延展数字化相关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让数字化、智能化‘新蓝领’工人事业更有奔头”……穿梭在各个人大代表团、政协界别组的分组讨论会会场,记者也听到诸多关于如何“引才”“留才”的建议。
龙湾区政协委员、温医大附二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郑晨果认为,一座城市除了有人才政策,还要注意自己的“外在颜值”,从而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她建议,要形成烟火气与时尚范共存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打造青年人才的诗意栖居之地。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 张银燕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