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温州 新闻详情 A- A+
48个“博士之家”里的温度!海岛洞头抢抓春节档“拼人才”
发布时间:2024-02-09 09:32:19    

   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回家成了主旋律。在温州海岛洞头,今年的回家味更浓。

  这几天,八方洞商受邀回乡,参加首届洞商大会,天南地北的洞籍学子连续第二年参与返乡交流会,一块块“博士之家”牌匾被送进博士们在洞头的家……这桩桩件件,无一不汇聚起青年人才归来的磁吸力。

  洞头以乡情为约,为回归搭桥,号召洞商乡贤、洞籍学子回海岛、创未来,释放强烈信号:拿出满满诚意,打造最优环境,请“才”归。

  洞头何以如此执着?

  48个“博士之家”里,有温度

  2月7日,在喜气洋洋的锣鼓声中,洞头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一行人走进北岙街道新城社区的陈华珊博士家中,把“博士之家”牌匾、象征“鱼跃龙门”的大黄鱼送上门。

  “离家这么多年,这会成为我回家最温暖的一份记忆。”接过牌匾,现就职于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陈华珊副研究员表达了对家乡发展的关切之情。作为社会学博士,陈华珊说自己看到了家乡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喜悦之余,他还希望能借助自己的工作单位——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这个平台,邀请更多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为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到洞头,把家乡的变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专家学者为洞头的发展出谋划策。

  这样的“博士之家”在洞头已经有48个。当天,洞头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一行人还前往另外3家博士家中赠送牌匾。今年春节前后,洞头区会将这样的新年慰问陆陆续续送到每一户博士的家中。

  除了颇具海岛特色的贝雕牌匾,洞头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让“博士之家”真正感受到洞头礼遇人才的热情和决心。近些年来,洞头持续推出“百岛菁英”人才招引,举办3.12人才日活动;做优做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人才工作,节假日期间还安排了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发挥海岛生态资源优势,建立人才咖啡、人才疗休养基地等,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洞头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博士之家’等后半篇文章,让人才为洞头所用,让人才享受到洞头给予的福利。”洞头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洞头区已经启动了“百名人才联百村助百企”行动,让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点对点地帮助村社和企业,发挥专业特长解决乡村振兴、企业发展中碰到的难题。现已经有30名高学历人才在洞头区村社及企业担任“兴村顾问”“科技副总”,还有20名博士已在担任洞头区引才大使。

  打造一批“博士村”,有力度

  位于鹿西乡的鹿西村是洞头的离岛村,年关将至,全村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前不久,培养出5名博士人才的鹿西村刚刚被评为洞头区“博士村社”,村民们开心地说,“评上‘博士村’,我们全村人都脸上有光。”

  这些年,从鹿西村走出了2名浙江大学博士、1名耶鲁大学博士和1名乔治城大学博士,以及1名同济大学在读博士,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鹿西村都是洞头当之无愧的“博士村”,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洞头首批“博士村社”。

  根据“3名博士可以参评‘博士村社’、10名全日制硕士参评‘硕士村社’”的评价标准,除了鹿西村,北岙街道银海社区、北岙街道新城社区、鹿西乡口筐村也被评为“博士村社”;北岙街道岭背社区、北岙街道小三盘村被评为“硕士村社”,牌匾也挂在了村社的醒目位置。

  4个“博士村社”,北岙街道和鹿西乡各占两席。然而,不同于位于洞头新城的北岙街道,鹿西乡是洞头交通最为不便的离岛乡,资源不足,进出岛难。现如今鹿西乡却成为了洞头最出博士的地方。

  “虽然是交通不便、资源不足的离岛乡、离岛村,鹿西村依然将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比如纪录片《海岛书声》的主人公刘玉飞校长,就一直守护着鹿西小学。”鹿西乡党委委员孔繁隆介绍。

  鹿西乡基础教育发展比较早,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厚的尊师重教风气,搭建了“鹿栖”教育协会等平台,乡贤、企业家、区乡两级人大代表通过资金支持、搭建交流平台等形式助力鹿西的基础教育。2022年洞头区也出台政策,明确建设“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的未来乡村学校。鹿西岛的学生也在大门-鹿西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前往大门镇或洞头本岛就读中学。

  洞头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博士村社、硕士村社的授牌只是开始,充分调动好洞头籍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洞头通过这种形式,激发社会上崇学育才的动力,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接下来,洞头将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活动,完善人才荣誉制度和激励体系,将优秀人才评选作为常态化机制,并对招才引智先进个人、先进单位给予相应的表彰。

  筑巢引雁让青年回归,有气度

  “洞头是一座与大家怀揣同样梦想的城市,让‘燕栖海岛’成为青春的共识,让‘回洞头去’成为深情的约定。”前不久,在洞头区城市岛屿,洞头区委主要负责人对一百余名返乡大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当天,一众青年人齐聚一堂,共同交流返乡以来感受到的家乡新变化。

  为进一步推进洞头籍人才回归,当地举办“海燕领航·洞见未来”洞籍学子返家乡交流会,多名在洞头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的青年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回乡工作、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强烈意愿。

  “我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看到了小角色的大格局、小问题的大民生、小岗位的大情怀。”就读于浙江警察学院的林鹏博感叹道,在洞头的3段实习经历中,他感受到了家乡诸多方面的变化,也更加坚定了回乡的想法。

  “其他地方有的政策,我们就努力去匹配,争取给洞头青年营造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共青团洞头区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让青年人才感受到洞头礼遇人才的热情,让洞头青年可以在家门口就能有满意的就业条件,以此通过比较优势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发展。

  每年寒暑假,洞头都在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为洞头籍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让学子们假期在不同的岗位磨砺成长。此外,面向青年群体的“幸福要事”也已开始不断征集,当地多部门协作,为在洞头就业创业的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集中力量,通过‘政策找人’等形式,尽量把人才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身上。”洞头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部门一直在以各种渠道宣传并推广各项人才优惠措施,努力让每一个来到洞头生活的青年人才享受到人才补贴、租房购房补贴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政策。

  特别是针对洞头籍大学生,实施“面向未来”人才计划,正在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库,“扬帆护航”“创业赋能”“海纳英才”“家燕归巢”等八大活动、人才新政“16条”均在有条不紊进行中。近三年,已经有120名高层次人才到洞头就业,全区累计招引大学生6000余人。

  如今,洞头城市建设逐渐完善,各项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备,逐渐形成了当下青年群体理想中环境优美、待遇可观、节奏舒适的海岛慢生活。通过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做到创业有平台、返乡有政策、城市有品质。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见习记者 奥伦赛 记者 戚祥浩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