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温州以“新春第一会”形式,启动实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围绕一方面让营商环境更好支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引留、同时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并推出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助力温州城市建设冲刺“双万”目标,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我们明显感受到温州投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氛围越来越好。”作为发言企业家代表,温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颇有感触地说。
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打通关键堵点
突出务实管用原则,最优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吸收了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意见和省“32条”措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文件精神。
瞄准要素保障、机制统筹、执法规范、服务优化等问题,“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以企业最关切最迫切、可感可控可推广为原则,包括解决政务服务增值化内容单一、机制不顺、联动不足等问题,打造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标志性营商环境改革硬核成果。
人才好不好企业最清楚。企业技能人才往往学历不高、科研水平有限,在人才评定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作为“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中的一项措施,温州将着力构建“问企识才”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评价企业人才,支持在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公信力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备案,每年给予相关优秀企业一定的配售型人才住房购买名额,打造“问企识才”的温州样板。既“抓塔尖”,又“夯塔基”,通过持续深化产业人才、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来评价人才,温州正推动更多企业实用型人才脱颖而出,及时享受人才住房等服务保障。
既为温州高质量发展的个性化施策办法,也为全省营商环境优化先行探路:解决个体工商户规模小、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推进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值化改革;解决企业外来用工子女“转学难”“上好学难”“缺关爱”等问题,迭代深化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迭代“数据得地365”预评审机制,将政策覆盖面逐渐拓展至所有需要新增供地的增资扩产项目,实现优质企业从“跑腿要地”到“快捷拿地”,切实稳定企业用地预期……“十大突破性攻坚举措”通过聚力化解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五大领域的关键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切实让企业有感、环境更优、发展可期。
让企业群众在最优营商环境中感受温暖
“温州值得每个创业者倍加珍惜、共同奋进、以身乡相托。”另一位企业家发言代表,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安明回顾了过去1300天时间里企业的发展历程。正是得益于温州优越的营商环境,公司从一家2个人的创业团队,成长到如今拥有120名行业顶尖硕博研发人才的高端芯片企业,给华为、三星、OPPO等月供5000万颗国际一流射频芯片,如今已经是一家由国家基金、省政府基金、华登、华勤等数十家头部资本投资18亿的高成长型企业。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最优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把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融入抓招商、促投资、兴产业、聚人才全过程。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持续优化,会上提出了温州到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比如,聚焦政务环境,要求完善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取消无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到2025年底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96%以上,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率93%。
又如优化法治环境。聚焦持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法治保障,到2025年底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覆盖率、合法性审查率和依法公开率达“三个100%”,执法监管“一件事”拓展至120件,知识产权案件100%集中统一办理。
用温暖、优质、有人情味、有温州味的营商环境温暖所有在温州经营的商、以及所有走出去的商——温州提出打造“温暖营商”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和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新标准,从改革、效率、服务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完善品牌内涵。温州将着力使“温暖营商”成为“温商”二字的最好诠释,让“温暖营商”始终温暖世界温商,召唤全球企业、天下英才“来温州创未来”。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 戚祥浩 周琳子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