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您的位置:首页 > 浙江 > 舟山 新闻详情 A- A+
海岛乡村 逐浪蓝海 “千万工程”描绘舟山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3-10-11 10:14:26    

   金秋十月,漫步美丽乡村,小桥流水;夕阳余晖下,风景更显妩媚高雅,令人神往。

  “千岛之城”舟山,280个海岛乡村依托海洋海岛资源,在深化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振兴发展不断迭代突破、逐浪前行。

  全域环境整治,一个个“邋遢村”华丽变身“洁美村”;人人参与管理,一个个渔农村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迷人风景催生新业态,一片片“美丽风景”化为“美丽经济”。

  乘海风,踏海浪。如今,海岛乡村行驶在乡村振兴的新航道上,在多年实施“千万工程”成效的基础上,共同形成“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局面。

  美丽蝶变 和谐宜居

  车子下舟岱大桥驶入岱山城区,再往北行驶约10分钟拐入东兴中路,连片的黛瓦白墙民居映入眼帘,这便是岱山县岱东镇涂口村,一派和谐宜居的美好景象。

  走到近前,只见巷弄干净整洁,连路边溪水潺潺的沟渠也清澈见底。一个个院落、一幢幢房屋推窗见绿、出门即景。

  在“上船跳”区域86号附近,只见一旁的大片农田整整齐齐。“以前这里有70多个旱厕、露天粪缸,每次经过总会闻到阵阵异味。”涂口村村委委员韩善益说,整治之初比较困难,村民觉得拆了粪缸不方便种菜。村干部一趟趟走访村民谈利弊、话发展,一一消除了村民疑虑。现在取而代之的是3个移动公厕,环保又干净。

  像这样美丽蝶变的乡村,在舟山随处可见。

  干净整洁的环境、风格鲜明的民宿、热情淳朴的村民……行走在朱家尖樟州村的村道上,整洁宜人的村容村貌俨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近年来,樟州村全面升级改造了村内自来水管道、污水处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先后修复了古建筑、古民居及古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由“脏乱差”到“洁净美”,涂口村和樟州村的华丽转身,都受益于“千万工程”。它们,也是舟山市百千乡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20年来,舟山持续强力推进渔农村环境全域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农田综合整治、水生态质量修复提升、美丽城镇建设等工程,开展农村厕所、污水、生活垃圾三大革命,乡村的水更清、天更蓝。

  一组组数据,是最好的诠释——

  截至6月底,舟山市渔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处理设施已有530个,全市行政村覆盖率达74.08%,出水水质达标率达96.81%;

  全市280个渔农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生活垃圾实现零增长、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

  全市已建成乡村标准公厕877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98%;

  农村公路优良率基本实现城乡同质水平;86座住人海岛基本解决供水问题;渔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居于全省前列……

  舟山已累计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52个、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84个、示范乡镇32个,并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域化。

  社会治理 乡风文明

  舟山美丽乡村建设的“密码”,在于乡村基础设施的日新月异,更在于渔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迭代升级。

  纵观千岛大地,在各个渔区,网格员、“东海渔嫂”全情投入文明城市创建、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撑起了渔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半边天。

  登上东海之滨的普陀蚂蚁岛,沿路而行,只见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海边广场欢声笑语。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治理精度,去年初蚂蚁岛把原来的3个大网格细化为35个微网格,为群众宣传政策、调解矛盾、排查隐患等。

  每逢周四,一簇簇红马甲、迷彩服,奔走在嵊泗县黄龙乡各村的网格街巷、田间地头,或进行环卫整治,或听民声察民情……从2018年10月起至今,黄龙乡一直坚持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形成的“逢四入格”工作机制。乡里还将“逢四入格”等写入村规民约,村民群众从“袖手看”向“动手干”转变,长效守护美丽家园。

  在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村的弄堂小巷里,一处处公共扫帚摆放点,成为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前些年,马岙村村民自发组织在该村林氏祠堂一侧放置了公共扫帚,每家每户空闲时就将村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一扫,不仅“扫”出了马岙村的新面貌,也“扫”出了文明乡风,最终形成了“道干净,大家事,一起扫”通俗易懂的微民约。

  在岱山县小长涂岛上,有这么一位群众口中的“好阿姐”,她走街串巷帮扶留守老人,积极组建渔嫂文化宣传队,倾心倾力助渔嫂创业致富,她就是新乡贤、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会长胡松素。协会成立5年多来,她充分发挥新乡贤带头作用,和队员携手,与岛上的空巢老人进行银龄互助结对。协会还聚焦灯光围网、帆涨网和流刺网等作业渔船渔用废电池消耗数量大、丢弃海洋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通过优惠的价格以旧换新和以补代奖的方式,让船老大将废弃电池带回岸上,保护海洋环境。

  和美乡村,幸福同行。

  在舟山基层一线,依托乡贤理事会、道德点评台、百姓议事团等载体,一条条维系乡情、和睦邻里的精神纽带,让村规民约不是简单的行政村全覆盖,更是入心入耳。

  行走乡野,带着乡土气息的渔农村文化礼堂从少到多、从点到面,已成为当地的精神文化地标,开展文艺演出、主题宣传……文明乡风吹进村民心田。

  美好风景 美丽图景

  海岛乡村不仅有山海美景,更有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美丽宜居的海岛乡村,好生态好文化催生了新业态,孕育出美丽经济。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定海区小沙街道庙桥村三毛文化公园,只见作家三毛的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片花海摇曳生姿;走出三毛书屋,转角又与咖啡馆不期而遇;漫步街巷,目之所及是一幅幅诗意的墙画,诉说着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

  庙桥村是作家三毛的祖籍地。近年来,小沙街道深入挖掘三毛文化元素,持续精耕三毛文化IP,不断推动“三毛文化村”项目建设,让美丽乡愁在这里触手可及。近3年来,该村年均游客量近30万人次。“这几年,村里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家门口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在三毛书屋工作的村民赵金英说。

  和庙桥村一样,越来越多的岛城乡村不断放大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探索研学基地、农文旅融合、共富产业等各条发展路径,衍生出绿色低碳、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诸多新业态,乡村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定海区新建村就是其中一抹靓丽的“绿色”。村里的“大乐之野”民宿9号楼有个“屋让树”的美谈,2019年,以此为代表的“净零碳”乡村“舟山经验”获联合国人居署点赞。目前,该村年旅游人数超过40万人次,经济总收入6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

  嵊泗县田岙村,平房变小楼,泥地变花园,一幅幅民房外墙上的渔民画色彩艳丽。昔日无人问津的“烂田岙”,成了名副其实的“金田岙”。200多户渔家民宿年均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仅旅游收入已近2500万元,打响了“东海渔村”美丽海岛精品村落的名号。

  登上民宿露台,窗外是碧海蓝天,看云浪翻涌;庭院是草木花果,赏四时风景。海岛乡村游的兴起让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的海岛姑娘郑佩佩回乡开起了民宿。她说自己的民宿主打“小而精”精品路线,在游客沉醉于美景时,也能感受到民宿的贴心服务。

  漫步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白墙黑瓦间,藏着一座座时尚咖啡厅、甜品屋,其中不少都是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被众多网友“种草”的宝藏店铺。村里定期举办的“路下市集”,吸引岛城时尚青年争相前来“赶集”。据展茅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路下市集”解决了大批应季农特产品的销路问题,参与市集的村民,户均月收入能增加1000至2000元。新业态集聚的人流,带动民宿、餐饮收入大幅增加,现在村里商业收益,每年已经超过1300万元。

  好风景带来好图景。据统计,2022年舟山市渔农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8.09亿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71%。2022年,全市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24元,比2003年增长约8.2倍;全市渔农业总产值306亿元,比2003年增长4倍多。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郑元丹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微店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浪潮评论
潮评社
国网传播
忠文创
我要发稿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