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乘风跃东海,弄潮扬波向深蓝。
12月11日至12日,以“海上融治理、蓝色共同体”为主题的全国沿海城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研讨会在舟山举行。
会上,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11个沿海省市共同倡议,将围绕探索建立打击海上违法犯罪线索传递机制、相邻海域联合执法执勤机制以及沿海省市创新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共同体,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时俱进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这场全国性的会议,为何会选择在舟山举办?舟山又何以号召沿海省市发布倡议?
一
回答问题前,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下国内外关于海洋法治的认识。
海洋法治,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地方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治理中国和地方海洋事务。“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文古籍中,《淮南子》中曾记载:“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
从西方的法治思想来看,“法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中,核心内容有两条,第一就是有良好的法律,第二则是良好的法律得到民众普遍的遵守。
中华民族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春秋时期,在被称为海王之国的齐国,宰相管仲当时就提出“唯官山海为可耳”的治国主张。
“国内国外都在讲海洋法治,但是一直缺乏对海洋法治的定义。”在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大连海事大学智库首席专家高之国看来,海洋法治就是国家主管部门适用海洋立法的规章制度,对各类海洋事物和涉海的活动关系来归置管理和调整,涵盖了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法治认识、法治理解、法治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法治范式。
“‘海上融治理 蓝色共同体’,是在向海图强的国家海洋战略下,‘枫桥经验’的新发展新探索。” 中央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局一级巡视员汪锋在研讨会致辞中说,“舟山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充分发挥海岛、海域、海港独特优势,全力做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文章。这次研讨会在舟山举办,十分有意义。”
“舟山的‘海上枫桥经验’是与时俱进的实践与经验总结。”高之国认为,这是新时代我国地方海洋治理模式的突破、创新和发展,在学术层面有理论研究的价值,在社会层面有广泛实践和推广的意义。
高之国还认为舟山的“海上枫桥经验”具有国际意义,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上其他沿海国家对他们国家地方海洋治理,也可以学习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
二
舟山海域辽阔,港口贸易船只往来众多,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作业繁忙,海上不确定安全因素、海事渔事商事纠纷多发,给海上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舟山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骏表示,舟山探索打造海上版“枫桥经验”,既有历史传承和海岛特点,又是现实需求和变革要求,更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舟山重点是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经济强省,舟山要打头阵”指示要求和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
推动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理念、制度、机制、政策、工作全方位跃升,舟山打造了海上“融治理”模式。
12月11日,本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现场观摩舟山海上“融治理”模式下的成果。舟山市海洋行政联合执法指挥中心、舟山市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别开生面地向全国呈现了舟山大力推进“枫桥经验”向海上拓展延伸的生动实践。
在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宁波海事法院自贸区海事法庭正在开庭审理一起因海上船只相撞造成燃油泄漏的清污费用纠纷案,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根据较为清楚的案件证据和事实,庭审顺利进行并当庭调解,最终促成多方和解。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是浙江省首个有海事法庭入驻的实体化一站式海上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随着海事法官入驻,中心创新建立起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海事商事争端多元化解决的平台,为海事司法资源与民商事调解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
眼下,舟山以海上融治理中心为枢纽,健全完善“县、乡、村、网格”四级海上矛调组织架构,落实政法单位、涉海部门、海事法院联动联调联处机制,实现将海上一般矛盾化解在苗头、成讼风险解决在庭前。近三年来舟山市海事渔事纠纷调处成功率为95.7%。
朱家尖漳州渔村码头,一派生动景象。在“红帆示范”先锋船的带领下,渔船整齐排列停靠着;码头上,东海渔嫂们裹着头巾织补渔网,忙着做出海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支集聚公安民警、党员干部、骨干渔民的队伍来回巡逻。现场,大家边走边看,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了解当地统筹共建共治“一盘棋”的举措。
“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目前,舟山通过融平台、融机制、融资源、融保障、融民力的“五融”举措,迭代升级海上“融治理”模式,形成了以“海陆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共治、同舟共济”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
近20年,舟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4倍,今年前三季度在连续多年高增长基础上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1。舟山连续1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捧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蝉联“长安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全省前列,去年居第一,成为最安全、最和谐、最美丽、最具活力的海岛城市之一。
三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从一镇之计到一国之策,‘枫桥经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新时代,怎么建设好、发展好、贯彻好传承、发展、创新和推广‘枫桥经验’,需要对现有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进行转型和提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求是知库”特聘研究员谢贵平认为,总结提炼舟山的“海上枫桥经验”理论范式和实践推广,非常重要。
赵骏表示,舟山海上“融治理”工作有机融合了社会治理诸多要素,是舟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探索,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落实体制、机制、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保障。
高之国建议为舟山海上“融治理”工作设立专家委员会,通过发挥专家作用提供理论研究以及智力支撑。“我国在海洋立法方面有先例,以海域使用管理法为例,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了地方的海域使用管理法以后,才有了国家层面的这部海域使用管理法。”他还建议可以把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成功实践和经验,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
谢贵平认为,创新发展新时代舟山海上“枫桥经验”,要精深化研究、精细化原则、精准化施策,可结合场域安全治理理论,分区、分级、分类治理,全方位、全场域、全过程、全链条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化。“无论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舟山的‘海上枫桥经验’有基础、有条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挥领先、领跑的优势。”
海纳百川、同舟共济、开拓进取,赵骏表示,展望未来,舟山致力于推动沿海地区守望相助、精诚合作,共同打造“蓝色共同体”。
有朝一日,舟山的海上“枫桥经验”,走出浙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何伊伲 见习记者 吕凌棘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