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批最佳实践名单公布,由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实施的《聚焦检验服务提质增效 加快推动长三角船检一体化》案例成功入选。
目前长三角区域国内海船地方船检1万余艘,约占全国地方船检国内海船47%,总吨位占全国67%,年均超千艘船舶在舟山修理和营运。
随着地方船检机构前往异地检验频次逐年上升,行政成本不断增加,同时,航运企业也渴望享受更便捷的异地检验服务。为此,舟山市船舶检验中心创新实施“通检互认、联检互认、审图提能”模式。
什么是“通检互认”?是指长三角区域内地方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发证的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可就近向长三角区域范围内营运地参与试点工作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不包括换证检验)或临时检验,营运地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船舶检验证书、文书。
截至去年底,相关试点单位累计“通检互认”71艘船舶,每船检验时间较原先缩短2至3天,为航运企业节约燃油和人力成本1000余万元。
试点“通检互认”的同时,舟山船检联合长三角地区地方船检机构,共同探索“一体化工作站”检验模式,推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的验船师入驻“一体化工作站”,去年底,长三角船检一体化(舟山)工作站全面运行。
此外,舟山船检还积极实施“审图提能”模式,成立全国首家实体地方船检机构审图中心,承担全省大型船舶(150m以上)的审图任务。这也是全国首家具有“江海直达船舶检验权限”的地市级船检机构。近年来,该中心审核重要船型图纸200余套,为上海、江苏及全省地方船检提供了审图技术支持。
来源: 潮新闻 | 撰稿:辛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