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在“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与会嘉宾就智能化及其未来发展发表精彩观点,抛出最新前沿论断,小编这就为你速递现场重磅观点。
“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转移到东方”
上合组织秘书长 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高速发展的经济方式将会改变我们的业务发展方式、思想生活方式和社会监督方式。这样的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中心的转移,也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转移到东方。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欧亚大区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处于该地区中心的上合组织国家也在优先考虑如何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架构,同时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
“增加智能化应用的人文价值”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 龚克
智能化事实上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我们的愿景——不断发展、丰富智能化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化的应用,增加智能化应用的人文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仍然面临着技术上和伦理上的严峻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需要加强效率,增强技术的可信赖度,保证高效能运转。从伦理上来看,我们要把当下的人工智能变得可信赖、可依赖。
“产业竞争正从‘单打’变为‘双打’”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过去一年,国际贸易摩擦增加了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阻力,也激发起中国经济的韧劲和数字产业的潜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呢?我分享三点看法:
第一,产业竞争正在由过去的“单打”PK而逐渐变成了“双打”比赛。实体产业的竞争不再是单打独斗,各个实体产业正在与信息产业结合,形成新搭档来参与竞争。
第二,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我们需要不断激发创新潜力,打造更多的拳头产品。
第三,攀登科技和产业的珠峰往往要依赖科技共同体和全球产业生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产业割裂和技术脱钩将会损害人类长远的利益。
“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从大家津津乐道的酷炫效果变成了社会共识,变成了国家战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提升效率。以前大家喜欢谈论人工智能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而今天我们更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给人们的工作提升了多少效率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下功夫去提升的。所以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讲究扎扎实实推进和落实。
“智能制造正在释放巨大的效率红利”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杨元庆
人类社会正在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所带来的更加主动、贴心、便利的生活体验。智能制造所实现的提质增效正在释放巨大的效率红利,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由数据、计算力和算法所驱动的智能化。
“ 传统算盘上‘打’不出互联网”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
在变革过程中,电动化只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是真正的大变革。传统车是机械车,就像我们的算盘,在算盘上是永远“打”不出互联网的,机械车也永远产生不了真正的智能车。而一旦将机械变成电动,就相当于把算盘改成了计算器,智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未来智能车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法,创造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还将为城市增加上亿个移动的感知终端,成为移动的神经末梢。
“智能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小米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雷军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小米就是这个主题最好的实践和案例。我们用智能科技为制造业赋能,用智能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小米的主业是智能手机,在今年年初就把AIOT列为了跟手机同等重要的战略,所以小米启动了手机和AIOT的双引擎战略,并且承诺在未来五年时间里投入100亿人民币在AIOT领域。
“引领未来的是人类的智慧”
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马云
智能世界包括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未来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大计算这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组成的。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而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动物讲究本能,机器讲究智能,人类必须坚持自己的智慧。
(本文按嘉宾发言顺序排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网信浙江 »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关于“智能”的8大最新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