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缙云 > 文旅缙云 新闻详情
10岁孩童学非遗 缙云织带编织传承篇章
发布时间 | 2023-10-19 08:59:30    

   庭院深深深几许,屋瓦栋梁,厚重沧桑。近日,记者走进丽水缙云百廿间,听这里的人讲故事、道文脉,感受古建筑在活化利用下与年轻人建立的情感联结。

  百廿间,顾名思义,由一百二十间房间构成。这栋古建筑为清代乾隆时期胡景敦建造,总面积4095平方米,是丽水地区最大的古民居。缙云县壶镇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吕安平告诉记者,这里人多的时候,曾居住着六七十户、三百多口人。其正门门框上方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字,气势磅礴,门、窗、梁上飞禽走兽、山水花卉的雕刻,尽显大气雅致。

  时光无痕,岁月有迹。游走在规整布局的百廿小巷中,亲手触摸老宅院落的沟壑斑驳,仿佛走进了百廿间里留存的时代记忆。

  2020年,因修建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库区,位于原缙云县壶镇镇松岩村的百廿间,与其深含的文化内蕴也一起搬迁到了壶镇镇团结村。去年,壶镇镇为让“文保”活化,对百廿间历史建筑进行了“软装”提升,除了采用“唐风宋韵”的文化风格,还植入了沉浸式演绎等文化业态。

  不久前,壶镇镇文联下设的音舞戏曲协会、摄影协会、作家协会、书画协会、民间艺术协会五个社团共同搭建,百廿间形成了集古玩、篆刻、书画、茶艺、古琴等于一体的乡村文化大集。

  “来自北京、陕西、江西、湖南等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纷纷来到这里,感受文化底蕴。”今年67岁的吕安平很是欣慰,“他们对这里的非遗项目很感兴趣,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一代走进这里,爱上这里,并愿意加入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列中来。”

  在正门左数第三间房间里,浙江在线记者看到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人正在织带,只见她手持一个小小竹片,几根竹竿,数条彩线,随着手指灵活地一挑一拨,独具特色的彩带在手中舞动。

  1972年出生的詹丽梅是土生土长的缙云织带非遗传承人。心灵手巧的她从小便跟着母亲和外婆学习手工织带技艺,从简单的蝴蝶、花卉等基础图案织起,到组合字图案的创新,詹丽梅在这门手艺上刻苦钻研了三十多年。

  一旁桌上,摆列着詹丽梅织好的织带,色彩丰富,有宽有窄。仔细看去,其间包含着十二生肖、五子登科、平(瓶)升三级等美好寓意的图纹和字样。这些织带根据宽窄不同有不同的用途,可以做婴儿包带、打铺盖带、担盘带等。

  “我想把这门手艺代代传承下去。”说到做到,如今,詹丽梅收了许多年轻学徒,最小的只有10岁。缙云团结小学的卢妍轩对这门手艺很是喜欢。提起这位徒儿,詹丽梅脸上露出一丝骄傲:“她非常好学,上午学了之后下午还要来学,一开始上手比较生疏,现在织得有点儿样子了。”

  “手艺有些难,但织出来的成品也让人惊叹,我希望通过学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它焕发生机。”詹丽梅年轻徒弟圆圆在一旁边摆弄着织线边谈道。

  此外,在这栋百廿间里,民俗用品收藏、书画培训、刻字等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艺术同样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

  今年6月,来自10个国家的23位留学生也来到百廿间,执笔、蘸墨、书写……这里的文化传承人与留学生积极互动,带领他们体验中国书法的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到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感兴趣,我们心中的文化自信也油然而生!”吕安平说。

来源:潮新闻    | 撰稿:李心怡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