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桐庐专题 > 要闻资讯 新闻详情
浙江桐庐:“河长制”提档升级 114条河道水质稳达Ⅲ类
中国网 · 施银燕 汪杰菲 | 发布时间2020-07-29 09:56:35    

1.png

  近年来,浙江桐庐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扎实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积极建设美丽河湖和“治水先行 秀水先享”示范区,全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来游客和定居人员。

  自2014年起,桐庐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县、乡、村级河长体系。据统计,目前共有河长428名。从今年4月开始,桐庐县开展河长制提档升级工作,通过“绿币”积分来进一步强化河长履职,用智慧化管理手段赋能治水工作。

  “源溪(保安溪)河面出现塑料、蛇皮袋等河道垃圾……”浙江桐庐大源溪(保安溪)河长李永平拿出手机,打开“智慧河道云平台”APP,输入刚才巡查时发现的问题,并上传现场照片。随后,李永平动手清理河道垃圾,并及时更新问题处理情况。这一番操作完毕,他的“绿币”积分增加5分。

  “获得积分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乡镇级河长为例,每完成一次有效巡河可获得积分6-7分,每上报一次有效涉水问题并通过审核后可获得积分5分……”桐庐县八清办工作人员叶澍介绍。

  “智慧河道云平台”积分系统对县、乡级河(湖)长实行在线考评、月度排名、动态管理,通过积分实现对河长参与治水护水所做贡献的量化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乡级河长考核也按照积分情况被评选为“五星级河长”、“四星级河长”、“三星级河长”及“不称职河长”,进一步压实河(湖)长责任。

  随着“五水共治”和河长制的深入落实,不仅环境好了,桐庐县还以水为媒、以水兴旅,做活水文章,发展全域旅游。

2.jpg

  在横村镇白云村,河道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给村庄换上了“美颜”,村集体还通过“环境入股方式”,招商引资项目,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新合乡,以“壶源江”为主线,按照“红色经典旅游区”规划目标,通过实施高峰嬉水、自然壶源、雪水民居、闻堰听水等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将壶源江打造成了可嬉、可赏的秀美河。

  “现在很多村民不仅不往河道倒污水、扔垃圾,还主动担当志愿者,主动参与巡河护河,做好垃圾分类,保障村和河道卫生。治水不仅美了环境,更实现了环境改变人。”新合乡社会事务办主任章建明说。

  近年来,桐庐县全县114条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下一步,桐庐县将以河长提档升级和“绿币”积分为抓手,整合现有资源,绘就全县“智慧治水一张图”,打造“线上+线下”的巡河、监测、诊断、监管、治理“智慧治水新体系”。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施银燕 汪杰菲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施银燕 汪杰菲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